傅景华:“天人和通”乃养生之道的自然原理与生命原理

首页    旧版    生活    健康    傅景华:“天人和通”乃养生之道的自然原理与生命原理
创建时间:2017-06-20 11:05

信息来源:弘医书苑


一、养生之基本原理

(一)天地人中和通

生命与自然是统一的空时动变过程。《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载:“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不仅发生于共同的自然本原,而且遵循着共同的空时法则。“天人和通”之道贯穿了中华文化达数千年之久,因而也成为养生之道的自然原理与生命原理。“天人和通”就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与和谐交通。人与自然之所以和谐交通、动静相随,其根本原因就在人与自然共处于相同的空时动变之中。自然的变化必然伴随人的变化,自然变化的空时节律必然也是生命变化的空时节律。



人与自然的中和通是自然之道,也是生命之道。顺应这一原理是养生的基本原则,违背这一原理是患病的根本原因。《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等,就是顺应自然、生气通天的过程。虚无清静,志意内守,专一精神,和调内外,合开天气,通达神明等,已全面揭示了调摄生命活动,实现天地人与神气形中和通的养生之道。

(二)中和通与清静

生命动变在于通,顺宇宙大化流行之性而通,应阴阳四时五行之序而通。由于生气通天,所以专一精神、合开天气而通达于神明。由于内外相通,所以运身开窍、往来出入而调理神机。

生命动变在于中。相传当年广成子对黄帝讲了摄生之道后,又特别强调说:“多知为败,贵在守一。”而老子对道的理解却更加精辟,他说:“多闻数穷,不若守中。”中即是空,守中就是守空。神气形和通守于一,清静虚空则守于中。中一之道,通天彻地。极左而右,极右而左;极上而下,极下而上;极阴必阳,极阳必阴。离一失中,则不和不通;天地不通,则遗害无穷。

生命动变在于和。自然与生命共处于反正、虚实、合开、圆方的和谐有序之中。得其和乃正,失其和为邪。失和则有病,得和则无病。“养生莫若知本”,“治病必求于本”。其本即在于生命过程之中和通。

实现生命动变的中和通在于静。道动而体健,德藏而用静。天行健,自强而不息。天用静,藏德而不止。道乃本,德为用。本不能弱,用不可过。用静则无穷,太过则难久。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本用,有无相生,清静中和为利,太过不及为害。

(三)神气形中和通

应用生命动变中和通的原理,就会在人与自然中和通的同时,实现人自己神气形的中和通。经络藏府、营卫气血则随之和谐交通。养形当须益气,益气必先保精,保精贵在凝神。老子主张守中实内,意在虚静中空,藏而不泄,守而勿耗。也就是通过上述原理和方法,达到凝神、保精、益气、养形的目的。养生以神调为上,气调为中,兼以形调。神气是生命过程的生化之本,而形是生命过程的生化之宇。

中国人从来就非常重视“和神导气之道”,始终不逾地追求那神气形的中通与和谐。中和谐调不二,才能相反相生。和能生神,和能生气,和能生形。生命运动的和谐就是健康,生命运动的失和就是疾病。阴阳和调是摄生的重要原则,调和阴阳是祛邪的根本大法。中和通是自然及生命过程的最佳态势,也是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传统精神。

二、养生之自我修炼

(一)清静调神

《神仙传》记载彭祖“延年益寿之道”中即有:“爱养精神,服气炼形。”《老子》之“至虚,极守,静笃”;《庄子》之“忘我之境,是谓天成”;《黄帝内经》之“恬淡虚无,真气存之”……道家之修命养性,佛家之止观定慧……皆在于清静调神。调神之法在于松静虚空。其中景况,非身临其境绝难领悟一二。调神的最高境域在于以精化气,以气化神,以神归虚,以虚归空……

(二)吐纳调气

《庄子》之“吹呴呼吸,吐故纳新”;《黄帝内经》之“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皆吐纳调息之法。吐纳有自然呼吸法、自然腹式呼吸法、深呼吸法、反自然呼吸法、顿挫呼吸法、分次呼吸法、意达某部呼吸法,以及六字诀、四字诀呼吸法和胎息法等。历代有《千金方》调气法,《诸病源候论》“引气法”,《养生肤语》“却病四法”,《医方集解》“调息法”,《养生颂》“数息法”,《修龄要旨》“十六字诀法”……

清代汪昂《勿药元诠》调息法:“调息之法,不拘时候,随便而坐,平直其身,纵任其体,不倚不曲,解衣缓带,务令周适;口中舌搅数遍,微微呵出浊气,鼻中微微纳之,或三五遍,或二三遍,有津咽下,叩齿数通,舌舐上腭,唇齿相着,两目垂帘,令胧胧然;渐次调息,不喘不粗,或数吸出,或数息入,以一至十,以十至百,摄心在数,勿令散乱;如心息相依,杂念不生,则止勿数,任其自然,坐久愈妙。若欲起身,须徐徐手足,勿得遽起。能勤行之,静中光景,种种奇特,直可明心悟道,不但养身全生而已也。”

简易入静调息法:坐卧站皆可。全身自然放松,双手重叠置脐下小腹处,侧卧时一手置枕上,一手置胯上;头平正,侧卧时微前倾;双目轻合、闭口,舌舐上腭,有唾咽下。排除杂念,意守丹田。自然腹式呼吸,均匀细长,似入小腹,纯乎自然,勿助勿忘。早晚各一次,每次15~30分钟。或随时静坐、静卧、静立皆宜。

(三)导引调形

导引者,“导气令和,引体令柔”。调形以调气,调气以调神。调息引气,以意引气。如宋代意气导引,沿任督二脉行小周天。其法:端坐凳上,两腿自然分开,与肩等宽,脚尖微向里对,手指交叉,掌心向上,置脐下丹田处,二目平视,眼睑下垂,留一线之光,闭口,舌舐上腭,全身放松,精神集中。调整呼吸,均细深长,意会腹中,聚气成球,默运气球,沿任督脉行。每晨一次,每次十几分钟。静意轻守,会意气聚,任其缓行,不可强求。

运形导引如“老子导引四十二势”、“赤松子导引十八势”、“婆罗门导引法十二势”、“天竺导引法十八势”……华佗曾论“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而创“五禽戏”。梁代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有“导引经七势”,明代李中梓《寿世青编》有“导引十六势”,近代有“十二段锦”、“八段锦”、“易筋经”……

《外台秘要》中有治病的导引法。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倡宣导法治病。如治老年白发:“坐地直两脚,以两手指脚胫,以头顶至地十二通,调身脊无患害,致精气润泽,发根长美者,令青黑柔濡滑泽,发粗不白。”又如治齿病:“琢齿三十六下”;“朝朝琢齿,齿不龋”;“鸡鸣时常叩齿三十六下,长行之,齿不蠹虫,令人齿牢”……

三、养生之日常调摄

(一)饮食调摄

饮食调摄包括饮食选择、饮食制作、进食方法,以及食后休整、病人饮食等。饮食选择首先在于全面配合和因人制宜。更重要的还有五味调和、寒热相宜。五味入五藏。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五味可以补五藏,偏嗜亦可伤五藏。五味之外还有寒热温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还有素食为主,以及按照四季变化调理饮食等。

饮食制作,如《养生镜》说:“食宜软些。”反对粘硬难消及香燥炙烤。《寿亲养老新书》载:“老人之食,大抵宜温热熟软,忌其粘硬生冷。”五味相调,五味相胜。如酸胜辛,凡辛辣食品中加酸味调料,则可收敛其辛燥。甘和酸,酸食中加入甜味,则可酸甘化阴,生津止渴……

进食方法在于饮食有时,形成规律。其二“食宜暖些”,避免生冷。其三调节情绪,安静愉悦。其四专心致志,不可分神。其五食宜细缓,不可粗速。尤须注意节制,以防暴饮暴食。

食后调理主要是不过劳、不硬卧、不气恼、不看书……休息后散步或轻柔按摩。《寿世保元》载:“食后常以手摩腹数百遍,仰面呵气数百口,趑趄缓行数百步,谓之消化。”

病人饮食调理,一是饮食宜忌,二是因病制宜。凡病人均须戒烟,戒酒,忌生冷,忌肥腻、粘滑、腥臊、煎炸、腊肉、鱼干……发热忌辛辣,水肿忌盐,失眠忌茶,消渴忌糖,疮痈忌虾蟹,麻疹忌油腻……

饮食防治疾病,补虚养正如海带防治甲状腺肿,动物肝防治夜盲……益气生血如羊肉汤用于产后血虚,牛乳饮用于病后调理……调和气机如山楂治胃酸过少,苏打治胃酸过多……调理藏府如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鸡子黄补阴血、解热毒……

(二)起居调摄

春秋时期管仲即谓:“起居时,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起居包括居处、衣着、劳作、休息等一切日常活动。起居调理有合理生活制度、适宜生活环境、日常生活宜忌……

制定合理生活制度,既要适应四时及昼夜变化,又须据年龄、体质、地区、工作、习惯、条件等不同情况因人制宜。如老年人精气渐耗、体力渐衰、适应环境能力减退。所以《寿亲养老新书》指出:“行住坐卧,宴处起居,皆须巧立制度。”并谓:“其衣服制度,不须宽长,长则多有蹴绊,宽则衣服不着身,缘老人骨肉疏冷,风寒易中,若窄衣贴身,暖气着体自然气血流利,四肢和畅。虽遇盛夏,亦不可袒露。”

安排适宜生活环境,一是环境的适应,如注意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及时增减衣服、被褥等。二是环境的制造,如养花植树可以调节空气、怡人情志;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愉快、气血调和……静益寿,噪促寿。《褚氏遗书》载:“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指,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

起居宜忌包括劳作宜忌、房事宜忌、睡眠宜忌……宋代蒲虔贯《保生要录》谓:“养生者形要少劳,无至大疲。故水流则清,滞则浊。养生之人,欲血脉常行,如水之流,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劳,频行不已,然宜稍缓,即是小劳之术也。”《素问·宣明五气篇》载:“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三)情志调摄

《黄帝内经》将情志变化分属五藏。情志太过则伤。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为致病之外因。怒喜思忧悲恐惊七情为致病之内因。保持心情宁静,则需专心致志,驱逐烦扰,避免贪欲。孙思邈倡“养生十二少”,其中少念、少欲、少好等皆意在调摄精神情志。如《医钞类编》所言:“养生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逐攘扰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

随四时变化调摄情志。如春宜情绪舒展,夏宜活泼愉快,秋宜清静收敛,冬宜藏匿不泄……每日情绪调摄:清晨活跃,白日饱满,傍晚安宁,睡前静谧……

明代汪绮石《理虚元鉴》调摄情志“六节”:“其在荡而不收者,宜节嗜欲以养精;在滞而不化者,宜节烦恼以养神;在激而不平者,宜节忿怒以养肝;在躁而不静者,宜节辛勤以养力;在琐屑而不坦夷者,宜节思虑以养心;在慈悲而不解脱者,宜节悲哀以养肺。”

《琐碎录》养神十二法:“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简言语,轻得失,破忧悒,除妄想,远好恶,收视听,勤内顾!”

四、养生之辅助调理

(一)按摩调理

《黄帝内经》即记载上古之人行“导引按矫”治病。有头面、全身、穴位按摩等多种。头面按摩如浴面、摩眼、擦鼻、按耳、梳发等。全身按摩如干沐浴、擦胸、揉腹、擦背等。穴位按摩如按睛明、按太阳、摩丹田、擦命门、擦涌泉、擦长强等……

(二)针灸调理

《素问·刺法论》载:“是故刺法有全身养真之旨,补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于是,后世乃盛行针刺或艾灸足三里、三阴交、天枢、气海、关元、中脘、膻中之法。还有膏肓灸、肺俞灸、风门灸、天柱灸、绝骨灸、百会灸、涌泉灸……《扁鹊心书》载:“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亦可保百余年寿。”

(三)本草调理

药食同源,药食同用,药食同理。《神农本草经》称抗衰益寿药为上品。《神仙传》和《古今医统》记载孔安国在海滨遇一渔夫,见其与众不同,进而相处。乃知其为原越国范蠡。范授他“秘方服饵之法”,得传者“寿皆百岁,面如童颜”。历代文献载延年方、药膳方不下万种。

如抗衰益寿中药有人参(大补元气、固脱生津、益智安神)、刺五加(补肾健脾、坚筋强志、活血祛风)、黄精(补中益气、润肺强筋)、桑椹(滋补肝肾、黑发明目)、黄芪(补气固表、托毒生肌)、薏苡仁(健脾利湿、保肺轻身)、枸杞子(滋骨润肺、补肝明目)、熟地(滋阴补血、益精填髓)、胡桃(补骨固精、温肺润肠)、女贞子(补肾强腰、除热养精)、山萸(补肝益肾、涩精固脱)、山药(健脾除湿、补肾填精)、何首乌(补肝益肾、养血祛风)、龙眼肉(益心健脾、补血安神)、冬虫夏草(补虚益精、止咳化痰)、海参(补肾益精、养血润燥)……

抗衰老益寿方有枸杞煎、枸杞膏、二黄丸、黄精方、何首乌圆、莲实鸡头实方、神仙训老丸、不老丹……药膳如补肝明目之枸杞粥,养心益智之枸杞粥,润肠通便之芝麻粥,润肺止咳之百合粥,滋肾养阴之胡桃粥……还有白术酒、延寿酒、菖蒲酒、菊花酒、苍术酒、枸杞子酒、桑葚酒、龙眼酒、山药酒、薏苡仁酒、刺五加酒、灵芝酒……

以上略述养生之一般方法。然而,诊道之最高境域在于神诊,治道之最高境域在于神治,养生之最高境域在于调神……潜心内视,反观内照,清静虚空,悟圣心法,始入医道之门径;见微知著,出神入化,神用无方,法无定法,始得医道之真谛;以精化气,以气化神,以神归虚,以虚归空,始至养生之真境…… 

作者简介:傅景华,教授,北京弘医堂中医医院出诊专家。出身中医世家,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一届研究生班。曾师从岳美中、方药中、耿鉴庭等名老中医。从事中西医疗工作四十余年,主编撰著中医图书5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研究成果获多项国家级及各种奖励,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与丰富的临证经验。擅治各种外感、热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肺炎、支气管炎、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胃肠病、肾炎、尿毒症、糖尿病、甲状腺病、各种肿瘤、皮肤病、风湿病、痛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症等,以及内妇儿与五官科各种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