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萍: 以无私之心带领乡亲奔赴共同富裕

首页    企业 ● 人物    共富先进    丁玉萍: 以无私之心带领乡亲奔赴共同富裕
创建时间:2024-02-04 18:50

文|张华钰

 

临汾古县钱家峪村种了一辈子地的段敦财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种地上班两不误,每天多赚上百元。63岁的霍仙凤没想到,以前人人嫌弃的酸枣圪针树如今种满村外的沟沟壑壑,成为了村集体致富的宝贝。70岁的张德荣更没想到,走了大半辈子的砂石黄泥小巷有朝一日会变成塔松林立、路灯铮亮的水泥大道。

站在一座书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金黄标语的赤红旗帜雕塑前,古县钱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曹胜军自豪地说,村美景美人美的钱家峪,如今是我们三村五地有名的富裕村。

钱家峪村的名声可不只是在三村五地流播。几年间,它被临汾市委宣传部授予“文化示范村”,被山西省司法厅、省民政厅授予“省级民主与法治示范村”,被山西省委授予“平安建设示范村”等诸多荣誉称号。而在6年前,仅有239户、人口不足千人的钱家峪还是一个省定贫困村,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村民除了耕种几亩玉米地,增产增收困难,集体经济几乎为零。

所有的改变,源于一家民营企业在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间断地投入。

古县县委统战部部长崔艳时至今日依然能够清晰记忆起2021年12月9日接到的一通电话。一个急切的声音说,“我刚参加完市里‘万企兴万村’启动会,想先投100万,看看能继续给咱钱家峪村里做些什么事情。”

电话那头,是这一年2月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的山西玉和泰煤业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丁玉萍。

“丁玉萍这个老大姐,古县人民太熟悉了。脱贫攻坚、架桥修路、捐资兴教、慈善公益,处处留有浓墨重彩的功绩。”崔艳说,全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丁玉萍再次第一时间站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前列,令人感动,更令人倾佩。

今天,山西玉和泰煤业有限公司的村企结对帮扶钱家峪村项目,是山西省工商联评选出的34家“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省级实验项目之一。

临汾市工商联主席解建国说,“‘万企兴万村’行动的主体是企业,当前临汾全市已有275家企业参与行动,实施兴村项目316个,涌现出了一批典型。譬如,在历年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等已累计捐资8亿余元的丁玉萍身上闪耀着‘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新时代企业家风采,钱家峪村项目也鼓舞和激励着更多民营企业主动担当作为,投身乡村振兴。”

 

倾力壮大集体经济 夯实乡村富裕根基

临汾古县地处太岳革命老区,境内山脉连绵,沟壑纵横。1956年出生的丁玉萍,是古县旧县镇钱家峪这座山峁小村庄养育出来的一位女企业家。红色年代的成长经历,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成功创业,让这位农家女子始终饱含炽烈乡土情结,她将企业发展的成果义无反顾地反哺给社会,毕一生精力在脚下这片莽莽热土上耕种感念与期盼。

丁玉萍成长的钱家峪村,散布在两道山梁上,全村900余口人尽管有7000多亩耕地,但大多分布在丘陵地带,村民长久以来一直以种植玉米等耐旱作物维持一家用度,收入微薄。为改变乡亲几百年来靠天吃饭、增收困难的局面,早从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她就一方面流转改造高标准农田2000多亩,另一方面结合古县出台的特色产业调产增收政策,提出只要种植户敢在调产路上踏出第一步,就再送一程,在调产奖补政策的基础上再为农户每亩地补助100元。经过几年的鼓励引导,钱家峪村逐渐实现了从单一的玉米种植向药材、小杂粮等多元化、高收益种植转变,农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农民增收了,但要实现富裕,必须有产业的支撑。“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后,丁玉萍把第一道目光投向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设,“只有村集体经济搞好了,农民的日子才有奔头,致富才有保障。”

在前期农业特色产业调产已具规模的基础上,2021年丁玉萍多方考察调研,出资1000万元,在钱家峪村成立古县大丰收农业发展公司,并因地制宜在村东荒坡上建立起容量2000吨的标准化仓库、200吨的粮食烘干塔、面积4000平方米的晾晒场,以及面积12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以保护价收购附近村民的粮食作物,解决农民粮食清理、干燥、收储、加工、销售问题。

大丰收农业公司是钱家峪村利用村企联合发展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个项目,年可加工销售粮食1万吨,“仅此一个项目,就能吸纳劳动力110名,辐射带动附近乡村3200户农户增收,为钱家峪村集体每年增收8万余元。”该公司总经理杨建印说。

但丁玉萍要做的,不只是让钱家峪村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更要走上从有到强的发展道路。

2022年,她再投100万元帮助钱家峪村发展酸枣树种植基地产业。正在育苗大棚忙碌的村民告诉记者,“这一个大棚可育苗2万株,需要10来人干活。”“现在酸枣市场价可高了,幼苗每株得3元,我们种完自家地抽空来这里打工,每天能多赚120元。”在这一产业辐射下的吴家岭村,于2023年,在荒山荒坡上种了300亩酸枣试验地,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崔章红说,“现在家家户户都种酸枣,一亩能产300多斤,高的500来斤,每斤均价在10元左右,销路不愁,前景特别好。”

农村的产业发展,必须立足农业,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壮链、强链,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针对当地农作物收割后秸秆难以处理,丁玉萍出资240万元,当地财政配套200万元,于2023年4月在钱家峪村建设秸秆综合利用加工厂。“项目全部完工后,全县的玉米杆子都不够用了。”曹胜军激动地说。

秸秆加工厂出产的饲料未来如何消化?丁玉萍也有布局。她在村南的荒沟里建设总投资1100万元,养牛规模500头的钱家峪村经济联合社养牛场。当前已完成投资600万元的一期工程,养殖肉牛260头。

这些项目,均由丁玉萍出资,建成后无偿交给钱家峪村,持续放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强化造血功能。2022年,钱家峪村实现村集体收入30万元,今年预计收入可达50万元。

“丁总为社会捐款捐物不是一捐了之,而是一有时间就跑到现场指导,还指派专业人员参与每个环节跟踪服务,确保捐款捐物落到实处,确保项目工程质量万无一失,确保项目成效显著。”跟随丁玉萍20余年的山西玉和泰煤业有限公司总工张春保说。

在大丰收农业公司的设立运营中,丁玉萍不仅出资出力,还联系邀请专业性粮食、跨境粮油电商平台与村里对接,构建直达配送网络,帮助村民充分打开销路。在养牛场的投建中,她跑遍全国十几个知名养殖基地,只为了给乡亲们选到品质优良、市场前景广阔的品种。在帮扶与钱家峪村相隔不足200米的吴家岭村困难户发展养殖时,她不仅出资100余万元购买牛、羊、驴等牲畜,还请来了农技专家传授饲养方法,到出栏时又跑前跑后为养殖户找销路。而在宜居乡村的建设中,她更是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甄选布置。对于丁玉萍来说,乡亲们的事没有大小轻重之分,都必须做成百年工程。

丁玉萍捐资750万元修建的车村至梨八沟村爱元民心路

 

倾心乡村宜居宜业 焕发村庄生机活力

古县是“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千年牡丹享誉海内外,是临汾市的“颜值”与“气质”担当。而与县城相距不足半小时车程的钱家峪村,曾经却是一派脏乱景象,房屋老旧,村巷憋乍破败,一到雨天,浊水横流,村容村貌无从谈起。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村容村貌必须整治提升。丁玉萍将第二道目光投向了钱家峪村的生态宜居建设,从2021年开始陆续出资900余万元,让这个曾经寂寂无名的小村彻底焕颜。

如今走进钱家峪村,处处是美丽乡村的印记,郁郁葱葱的塔松林立主干道旁,装饰有硕大中国结的太阳能路灯绵延数里,油亮宽展的柏油路两侧沿石按城市化施工标准垒砌。村头,是功能齐备的党群活动中心,综合治理中心、人大代表活动站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村中心,是两层楼高的文体中心。以中国传统卷轴形式装饰的16条乡规民约、12幅和谐乡村建设标语,排满30余米长墙,在冬日暖阳下灼灼生辉。

漫步大街小巷,村民房前屋后不见一处杂物,取而代之的是一处处花坛景致,一排排整齐有序的金黄玉米囤,户户窗明几净,院院风光不同。村民马景芳说,玉萍出钱,给全村硬化绿化装路灯,还给家家换上新大门,硬化了庭院。

曹胜军给记者展示了一个小账本,改造老旧街巷2100米,修建绿化带2300平方米,新修美化砖路沿石700余米,实施村委会基础设施提质工程、文化广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村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工程……“这些都是丁玉萍一人出资的。她把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大到施工用什么材料,小到花坛里种什么花,都要一一安排,大家都很珍惜环境整治后的新面貌。”

除了村庄面貌的整体提升,农民群众关心的生活污水、卫生厕所等“关键小事”,也通过丁玉萍出资新建1920米村排水管网得到解决。村里建起公共浴室、日间照料中心,钱家峪真正向宜居宜业迈进。

村民富起来了,村庄美起来了,更需要让守住乡村人心、彰显乡村魅力的民间民俗文化活起来。丁玉萍出资50万元,支持钱家峪举办“二十四节气”文旅活动,龙神庙庙会民间祭祀,当地农特产品产销。小暑农忙钱家峪、播种希望钱家峪、小暑养生钱家峪、乡村记忆钱家峪、小暑祈福钱家峪、游福避暑钱家峪六大类活动的推出,将钱家峪村自然风光、田园景致、村落民宅、农事民俗、特色产业、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合为一体,更好地展现出了乡村产业兴旺、振兴发展的蓬勃生机。

为进一步推进农旅一体化发展,丁玉萍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主线,投资3600万元,在距离钱家峪村25分钟车程的东乌岭主峰,复建抗日战争时期烧毁的古县祖师顶文化博物馆,以及森林瞭望塔、将军墓、附属道路建设等工程,进一步提升乡村在配套“吃住行游”中的参与态度,拓宽乡村振兴新路径。这一项目将林业、康养、旅游有机结合,可带动周边乡村发展农家乐30余家,农民增收300余万元。

2023年10月,这项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全部竣工后,丁玉萍将其无偿捐献给了古县人民政府。在她看来,祖师顶是属于全古县人民共同的财富,自己只是尽了一名古县儿女的应有之责。

丁玉萍投资1000万元助推古县大丰收农业发展

 

倾情助力教育健康 带领乡亲共奔富裕

丁玉萍的青年在艰苦中成长,壮年搏击商海,以大寨郭凤莲为榜样,不计个人名利得失的初心,以改革开放参与者受益者角色的淬炼激荡,让她长怀赤子之心。

古县旧县镇党委书记武旭对她的描述是,个子不高,低调谦逊,但做事却是大手笔大格局,“几十年如一日投身公益,兴建学校、修路架桥、饮水解困、抗灾救灾、助学济贫,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好事办实事。”

从2006年开始,丁玉萍坚持十余年为农村缴纳养老、医疗保险费用、开展体检活动,2009年至今已覆盖多个乡村近5000人,确保脱贫人口应保尽保,健康改善。在抗击疫情、抗震救灾中,她捐款捐物价值超过4000万元。在临汾的中小学校中,有10所中学、26所小学的教学楼由她捐建,仅在钱家峪村建设的爱元小学,投资就超过3000万元。

丁玉萍对于捐资助学的执着,源于青年时的一段乡村教师从业经历,她始终坚信,教育是彻底改变一个农家孩子人生轨迹的重要途径。她在古县一中设立规模200万元的爱元教育奖学基金,每年为优秀学生定期发放,另外每年还拿出10万到20万元奖励在校优秀学生和优秀老师,助力当地培养更多的“好苗子”。在安泽县捐资500万元建设爱元幼儿园,在临汾同盛中学建设面临巨大资金缺口时,不记名带头捐资1000万元……多年来,一座座爱元教学实验楼、爱元科技楼拔地而起,她为当地教育事业捐资已近1亿元。

丁玉萍和爱元学校的师生们

丁玉萍的大手笔同样体现在对乡亲们的慷慨相助中。“只要家有事,不论大小,少则一两千,多则三五万,总不会落空”,是钱家峪村村民的一致表述。

村里贫困户贾茂祥得了心脏病住院,她立即送去5万元,随后去医院看望时又悄悄放下1.5万元,还安排他的爱人进企业上班补贴家用,而贾茂祥看病只花了不足6千元。村民们戏谑地说,“老贾生个病净赚5万”。村民宋庆亮的儿子眼睛意外受重伤,面对高额医疗费,一家人束手无策,得知消息后丁玉萍立刻送去11万元,又帮忙联系专家给孩子做了角膜移植手术。村里五保户王占芳孤身一人,她一有空就去照看,为她养老送终……这样的故事,在钱家峪村,在古县,在丁玉萍企业所在地安泽县,数不胜数。

“有嫂这样的领路人,是我们全村人的福气。”钱家峪村人习惯于将丁玉萍称为“嫂”。因为这位年近古稀的“村民”将自己的乡土深情,已经深深嵌入了养育她的土地。从走出乡村创业创富,到返回故土带领共富,她的目光须臾难离故土,心绪时刻难舍乡情,她以年迈之躯依然奔忙在儿时的田间地头,走进乡亲们的生活琐碎,像嫂子一样为大家操持家务,化难解困,又任劳任怨,默默无闻。

2021年,她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3年,又荣获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丁玉萍说,“我们党为摆脱贫困,在百年红色历程中,经历了多少奋斗、多少跋涉,昔日的‘穷日子’还历历在目。脱贫攻坚8年中,许多乡村从解决温饱到吃穿不愁,从看病、上学难到基本医疗、义务教育有保障,从交通闭塞到内联外畅,每一个变化都是历史性、标志性的伟大成就。今天,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带来喜人变化,为农民致富开辟了新天地。什么时候让乡亲们干农业年收入也和城市里差不多了,农村才能真正走向共同富裕。这也是我的最终奋斗目标!”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营经济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民营企业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全县立足县情村情、地域特色,积极探索新思维、新路径、新方法,引导推动更多的民营企业对接帮扶村,通过开展“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捐赠帮扶”“消费帮扶”等多种形式的帮扶,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产生了多个“有看头、有听头、有学头”典型帮扶项目。

其中,以丁玉萍为代表的一批民营企业家,积极回报家乡,在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就业、发展产业、助力乡村社会事业、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深入探索和实践,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乡村振兴事关未来发展和群众福祉,我们要在全社会继续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弘扬晋商精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企业投身乡村振兴的政策机制、保障机制、扶持机制,畅通参与渠道,拓展参与空间,坚定企业家发展信心,激发企业家发展活力,高质量打造更多讲实际、接地气、有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古县县政府相关领导说。

 

(责任编辑:曹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