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越飞:一心一意做好中医药
文/王瀚慧
记者:好医生集团最大的优势和特色是什么?
耿越飞:与其他企业相比,我觉得好医生最大的优势在于“模式”和“定力”——创造了符合企业发展特征的“好医生客户服务模式”,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就是毕恭毕敬为客户服务,为客户赋能,把中医药做好。
记者:企业的定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耿越飞:我们始终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以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聚焦科研创新、智能工业、互联网医疗三大方面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在科研上坚持“中医药四问”,先后建立了药用美洲大蠊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药用动物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院士 (专家) 工作站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技术平台,并与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大理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自主研发的4个一类新药取得突破性进展。布局了好医生云医疗新模式,提出“五四一五”战略工程,帮助基层诊所对标医院模型,建立“四科室一特色”,让诊所升级为“小三甲”。
记者:近年来,好医生集团取得了哪些成果?
耿越飞:在西昌投资8个多亿建设的中成药扩能数字化智能工厂,目前多条生产线已进入试运营并迎来了国家局认证检查。旗下云南圣科药业拥有国内领先的德国精工建造的全智能化中药车间,是国内首个民族药数字化生产车间,在中药智能制造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已经全面实现生产环节数字化、运营管理信息化。旗下贵州云峰药业、山西好医生药业、沈阳清宫药业、四川会理果果果业等各个生产企业也都在加大技术研发,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水平,加速产业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从产品上努力推动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当前,医药行业面临的状况是怎样的?
耿越飞:近年来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医药行业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行业增速进一步下滑,医药健康产业的“承压”较为长期存在,作为医药企业,怎么承压前行,怎么创新从存量走向增量的破与立?这是大部分医药企业包括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记者:好医生集团如何面对新时期的挑战?
耿越飞:第一,我们积极面对集采等国家政策变化,成立市场准入部,为集团相关产品进入集采做好相应策略。第二,积极扩充集团产品线,去年以来引进51个品种,“独家剂型”产品2个,年内MAH引进和转移数量均为行业第一,为市场销售提供了强大驱动力。我们还在设计新建一个全球领先的全自动化滴眼剂生产车间,年产量超过2.5亿支。生产线采用全球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生产设备,完全符合中国NMPA、美国FDA和欧盟EMA的cGMP标准,产品将同步在中国、美国和欧盟申报注册,并主要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第三,面对环境变化锐意变革,创新营销模式,树立大品种。积极转型互联网,开拓电商、直播等线上渠道,还聚力好医生云医疗互联网模式,打造特色疗法。
记者:您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愿景是什么?
耿越飞:“做百年好医生”是我们企业的愿景,我们希望做世界人民共享的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用科技创新激活中医药的时代活力是实现好医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需要通过研发创新、营销变革、国际拓展等措施,提升经营韧性,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记者:最近,企业在做哪些具体的事情?
耿越飞:为进一步推进集团终端营销工作,深挖第四季度销售增长潜力,抢抓旺季销售契机,集团营销中心第三终端召开2024年旺季冲刺誓师大会,凝聚全体销售团队力量,激发全体销售团队斗志,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旺季营销中,冲销量、促生产、增收入,全力以赴达成目标。当然,我们的研发创新也在不断发力。
记者:锚定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好医生集团有哪些目标和计划?
耿越飞:作为医药企业,我们首先需要不断创新,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战略发展的核心位置,着力聚集创新资源,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
其次,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研发效率,构建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智能化的核心要素,让中成药的安全与稳定上升到新的高度,促进产品提质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同时,要积极面对环境的变化,加快数智化布局,苦练内功,以新提质,上下求变,聚力将好医生这张名片品牌不断擦亮。
- 2025-02-21
- 2025-02-21
- 2025-02-21
- 2025-02-21
- 2025-02-21
- 2025-02-21
- 2025-02-21
- 2025-02-21
- 2025-02-21
-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