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翰:AI赋能 向“新”而行
文|康夏清
温翰,出生于1990年的他现在已是北京深势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负责人。温翰博士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他不仅对人工智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展现出了高人一筹的判断力,行事干练。加入深势科技以来,温翰凭借着“积极创新、精益求精、以人为本、务实奉献”的理念,为公司的发展筑牢根基,开辟新局。
2021年,在深耕分子动力学模拟领域多年后,温翰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后出站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北京。在这里,他幸运地遇到了一群年龄相仿、志同道合的人,尤其是深势科技的创始人、普林斯顿大学应用数学系博士张林峰,成为了他创业路上的合伙人。
“与张林峰一起加入AI for Science(AI赋能科学) 这个赛道,我想是出于我们对基础科学研究的共同兴趣爱好、对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的强烈好奇心,以及‘成人达己’的共同理想信念,”温翰说,“秉持着分子模拟未来的理念,深势科技长期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和科学计算深度结合,致力于将分子模拟的威力发挥到极致。创业至今,深势科技在力场开发、采样方法等方面已经有了深厚的技术积累。”
2018年成立的深势科技公司,致力于运用人工智能和多尺度的模拟仿真算法,结合先进计算手段求解重要科学问题,为人类文明最基础的生物医药、能源、材料和信息科学与工程研究打造新一代微尺度工业设计和仿真平台。
6年来,深势科技完成了5轮十几亿元融资,被资本看好的背后就是区别于传统的AI for Industry(AI 赋能产业),该公司是最早布局 AI for Science(AI 赋能科学) 技术路线的头部企业。也就是采用AI算法学习和处理最基本的科学原理,并持续解决底层的科学问题和进一步的产业应用问题。2020年,深势科技核心成员获得全球计算机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深势科技公司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在这里,温翰带领他的团队打通并持续拓展生物医药研究创新、AI赋能生物医药研发的产业链条,照亮未知领域。
北京深势科技有限公司
好奇心引路,用执着与责任感上下求索
“追寻微观世界的‘有趣’,探索科学的无人之境和增进人类健康福祉指引着我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温翰在2013年开始了博士阶段的学习,在兴趣的引领下进入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也就是通过高性能计算基于蛋白质结构来模拟推演蛋白质真实的运动,从而在原子层面直观地研究观察各种机理的细节,就好像是在计算机里创造一个微观的“分子世界”。
爱吃辣椒的他发现,热和痛觉感知的主要受体之一——TRPV1通道蛋白,其热激活机理的研究难题,也就是为什么吃辣椒能给人带来痛和热交杂的刺激感,可以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进行解析。当时GPU(图形处理器) 加速刚刚兴起,他顺势而为,利用科研组内最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机与其他重要相关资源,三年如一日地开展了观察和钻研,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最终成功看到了热激活通道打开的全过程。之后,温翰持续在与抗抑郁、老年痴呆等重大神经疾病相关的离子通道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其相关研究成果被发表在Nature子刊、PNAS等国际顶尖期刊上。
这种通过高性能计算推动的精细动力学研究突破为人类对神经系统的理解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更成为了疼痛、精神类等新一代药物研发的“加速器”。
博士毕业后,他继续在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上精耕细作。后来,疫情汹汹,席卷中国,在这严峻的时刻,全世界都在观望,同时也考验着中国在海外的生物医药科研人才。就在此时,温翰决定放弃手头上的重要科研项目和已融资数千万美元的成果转化创业项目,直奔祖国。
“在我进行计算生物医药研究的这些年来,恰巧是中国飞速发展的时期,国内的科研条件、科研水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很庆幸赶上了这样的好时代,能让我在科学研究和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中不断去探索未知世界。”温翰说。
深势科技合作伙伴
下好先手棋,“AI+药物研发”打开新赛道
当前,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新前沿。
深势科技提前布局,创立至今一直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创新,依托在交叉学科领域的深耕,构建了AI for Science大模型体系“深势宇知”,将众多学科的科研方法从“实验试错/计算机”时代带入“预训练模型”时代。
作为深势科技的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理事长鄂维南说,AI for Science是为了促进解决新材料、生物制药等等这些还没有解决的科学计算问题。高校的科研人员、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和深势科技为代表的企业是推动AI for Science发展的三大类参与者,这中间最主要的“桥梁”就是工业软件。
于是,温翰带领他的团队主动参与到了这座“桥梁”的搭建重任。他们利用计算生物物理学原理、人工智能技术、物理建模和高性能计算成功打造了先进药物计算设计平台Hermite®,为临床前药物研发提供了一站式计算解决方案。
“该平台涵盖了蛋白结构预测与优化、蛋白性质预测、药靶结合模式预测、苗头化合物筛选、先导化合物优化、药物分子性质预测与推荐等核心功能模块,同时提供基于网页的新一代药物分子交互式体验,为药物研发科学家带来跨终端的智能化协作。”温翰说,“药物研发是多环节、漫长且昂贵的流程,每一环节的效率提高都有巨大的价值。AI技术为药物发现整体流程进行显著赋能。通过运用AI技术如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研究人员可以快速筛选潜在药物分子、预测药物靶点和优化药物分子设计,极大地提高了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谈到AI赋能生物医药研发,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药学院院长张翱认为,随着生命科学技术和疾病生物学的高速发展,生物医药研究范式和行业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先进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演化,采用海量数据和先进方法来加速药物研发、推动计算资源向自然化的阶段演进已经成为发展趋势,AI计算工具的创新成为驱动药物研发的重要因素。
作为新医疗赛道的代表,深势科技的Hermite®药物研发平台落地应用以来,先后与恒瑞医药、映恩生物、默克公司等国内外知名药企开展合作。凭借着便捷的使用方式、与国际水准接轨的计算精度,Hermite®平台收获了一众好评,为相关药企的研发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该平台已服务数百家企业和数以千计的课题研究组。


扁平化管理,与大家一起把事情做得更好
高质量产品研发的背后是包容、团结、友爱的团队氛围和成员们无数个不眠不休、日夜奋战的身影凝结。
“我们团队的成员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牛津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院校的顶尖人才,激励我们共同成长进步的不仅是团队浓厚的科研氛围,还有共同的理想、兴趣爱好。”温翰说,“我提倡扁平化的管理方式,没有复杂的层级,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大家一起做好研发,闲暇时间我们像朋友一样一起唱歌、玩桌游。”
对于有梦想的人来说,每天叫醒他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对于有责任感的员工来说,每天激励他努力工作的不是KPI,而是责任。深势科技内部没有严格的KPI考核,也没有森严的层级制度,集中的战略规划和宽松的文化氛围激发了大家的潜力和主动性。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顾睿初已经在深势科技工作了2年多,“我印象最深的是对RNA核酸预训练模型的训练工作,温翰带着我们团队30多位成员与海量的数据和繁杂的程序鏖战,我们每个人好像一头扎进了没有尽头的隧道,鼠标和键盘的敲击声从未停下,大家双眼熬得通红,累了就去‘K歌’释放压力,就这样不分昼夜地工作了几个月,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最终我们得到了理想的模型。”顾睿初开心地回忆。
“深势科技的雄心和目标很远大,我们吸引了众多有能力的人才,大家都希望一起把事情做得更好。我们也非常注重保护、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用简洁的管理层级、理想的薪酬待遇和温馨的人文关怀让大家乐于工作,展示自我。”温翰说。
谈到深势科技的未来,温翰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擘画了新蓝图,也为深势科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不仅要不断拓展现有AI模型的产业应用能力和范围,还将致力于研制出新的基于人脑记忆启发的机器模型,不断突破模型的能力上限,实现更高水平的技术自立自强,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曹原源)
- 2025-02-21
- 2025-02-21
- 2025-02-21
- 2025-02-21
- 2025-02-21
- 2025-02-21
- 2025-02-21
- 2025-02-21
- 2025-02-21
-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