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突破 以“质”致远
作为经济领域的“热词”,“新质生产力”多次火出圈,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更是全网刷屏。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省考察时首次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全国两会期间,就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重要论述,“新质生产力”被视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形成了新质生产力理论。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是对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一方面强调“新”,体现在新技术,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出的一系列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与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相匹配的生产力。另一方面注重“质”,是高质量、高效率、高附加值的发展,追求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高效提升,目的就是要实现新供给与新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以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
新质生产力的载体是企业和产业。总书记明确指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其中,民营企业正在成为主角,当前民营企业贡献了70%的规上工业企业、80%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0%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仅传统产业的民营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民营企业也奋勇争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前10中,5家为民营企业;全球动力电池企业10强中,4家为我国民营企业。“2022全球光伏组件供应商”前10中,8家中国企业上榜,均为民营企业,并且包揽前7位。2022年度“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中,近八成为民营企业。同时,在量子科技、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民营企业也有所斩获。这一张张靓丽的成绩单,展现出民营企业正在从产业链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书写着民营企业奋斗的足迹。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讲究方法论。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当前,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瞻布局在各地如火如荼,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只谈“新”不要“旧”的苗头。“传统”不等同于“低端”。各地在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同时,不能忽视、放弃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不能固步自封,要正视其中存在的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瞄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下功夫,“老树发新芽”,重塑竞争新优势。民营企业要保持战略定力,尊重市场规律和创新规律,避免盲目扩张,不能搞大呼隆,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要形成新型生产关系。这就要求市场与政府各归其位,既需要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也需要政府的超前规划引导和科学政策支持,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科技、人才体制等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并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中国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的话语激荡人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号角已经吹响,奋斗正当其时!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力军的民营经济要向“新”突破,以“质”致远,推动中国经济结构加快重塑,发展质量加快提升,进而在国际竞争领域赢得战略主动,活血脉、壮筋骨、强底气,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
- 2024-11-22
- 2024-11-22
- 2024-11-22
- 2024-11-22
- 2024-11-22
- 2024-11-22
- 2024-11-22
- 2024-11-22
- 2024-11-22
-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