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中国首超美国

首页    旧版    解读    世界500强,中国首超美国
创建时间:2019-07-26 06:24

来 源:正和岛

作 者:赵丁琪

一年一度,2019 年 7 月 22 日,《财富》杂志世界 500 强榜单公布。这个中国人最看重的榜单,过去几年,给中国人带来了太多的惊喜。

世界 500 强榜单,就像是企业界的奥运会,在把全世界最牛企业都拉出来遛弯儿的同时,也间接展示着大国相对实力的此消彼长,折射出的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历史性变化。

" 这是中国的世界 "

三十年前的 1989 年,中国只有中国银行 1 家企业上榜世界 500 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到了 1998 年,中国 500 强数量达到了六家,包括中国银行、中石油、中石化、国泰人寿保险、中粮集团这五家垄断性央企,以及由两个英国人在广州成立的怡和集团共 6 家企业上榜。

总体数量还只是美国的三十分之一,质量就更不用说了。

世界五百强,在当时中国人的概念里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

但是到了二十年后的 2017 年,中美间的差距就缩小到了只有 17 家。

那一年,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曾解读:

" 中国带动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这样的宏观经济有利于大企业的进一步崛起。以此类推,中国进入《财富》世界 500 强榜单的企业数量有可能在三至五年内超过美国。"

刘俏还是低估了中国企业的表现。

仅仅过去了两年,中国企业在世界五百强中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在今年 7 月 22 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 2019 年世界 500 强排行榜中,有 129 家来自中国,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 ( 121 家 ) 。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财富杂志称为 " 历史性的一刻 ",堪比当年美国企业取代英国企业成为世界领头羊的时刻。

本次榜单中,全球前五名公司中,有 3 家是中国企业;今年新上榜或重新上榜的 25 家企业中,一半是中国公司;排名跃升最快的前十家公司中,有 6 家来自中国大陆。其中,碧桂园以一年跃升 176 位的速度,冠绝全球。

在榜单公布后,财富杂志随即撰文,题目为《这是中国的世界》。

《财富》认为,如果说 20 世纪是 " 美国世纪 ",那在 21 世纪,至少在商业领域,越来越有 " 中国世纪 " 的味道了。

不可忽视的问题:大而不强

不过,同时也要看到,靓丽榜单的背后,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世界 500 强基本上是按照规模,销售额、生产额规模来计算,中国企业的确已经 " 做大 " 了,但在 " 做强 " 方面依然跟美国有不小的差距。

第一,盈利能力低下。

2019 年,入榜的中国企业平均销售收入 665 亿美元,平均净资产 354 亿美元,平均利润 35 亿美元。

根据以上这三个数据计算,上榜中国企业的平均销售收益率为 5.3%,不仅低于美国企业的 7.7%,而且低于全球平均的 6.6%;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是 9.9%,既低于美国企业的 15%,也低于全球平均的 12.1%。

贵为数量第一的中国公司,讲到赚钱能力,却拖了世界的后腿。

而且,中国上榜公司的近半数利润来自银行。在我国 500 强中,仅占 4% 左右的银行企业赚取了 40% 的利润,吸金能力过于强横。

如果计算中国和美国在银行业之外的大公司利润水平,则差距更大了:

如果不计算 11 家银行的利润,其他 108 家中国上榜企业的平均利润只有 19.2 亿美元。如果不计算银行的利润,美国其他 113 家企业平均利润高达 52.8 亿美元。这个数字是中国企业的近 3 倍。

如果考虑到中国和美国上榜企业平均雇佣员工数量的差别,上述差距进一步扩大:

2019 年美国入榜企业平均雇佣员工 139,113 人,

中国入榜企业平均雇佣员工 179,469 人,

中国企业的员工人数是美国的 1.29 倍;

美国企业人均销售收入 56 万美元,

中国企业人均销售收入只有 37 万美元;

美国企业人均利润 4.3 万美元,

中国企业人均利润只有 1.95 万美元。

第二,产业分布不均。

世界 500 强的排名是根据企业营业收入高低排名的,因而上榜企业一定程度上是由企业规模决定的,并不能代表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企业发展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行业。

总体来说,新兴的、具有稳定消费市场的行业的发展潜力一定会远远高于传统的、供需变动剧烈的行业。

中美入围世界 500 强企业的行业分布差异相当明显。

在美国 500 强企业榜单中,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为沃尔玛、埃克森美孚、苹果公司、伯克希尔 - 哈撒韦公司、亚马逊、联合健康集团、麦克森公司、CVS Health 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美源伯根公司,涵盖了医疗健康、互联网科技、零售、石油、通讯等领域,分布相对比较均匀,而且多以技术创新为主导。

而中国的上榜企业分布则主要集中在资源垄断性行业及金融部门,包括大家熟知的 " 两桶油 "、国家电网、中国铁路,以及国有四大银行等。且多年来,挑起 500 强大梁的始终是 TA 们,地位巍然不动,格局少有变化。

资源垄断性行业属于传统行业和基础行业,受到市场供需的影响因素比较大,未来收益不稳定,且创新潜力比较有限;金融部门的利润过高,则会对实体产业形成挤压。

一边是企业融资难,一边是银行盆满钵满,这其中的问题,值得深思。

而在体现国家科技实力的高科技领域,尤其是半导体领域,中国仅有的一个还是来自台湾的台积电,信息技术服务还尚未实现零的突破。

除此之外,在卫生健康、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批发、保险管理式医疗和娱乐等与人的生活和健康密切的产业里,有美欧、日本、巴西等国公司,中国却交出了空白答卷。

第三,创新能力有限。

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是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的主动应变能力。一般而言,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以用企业研发支出及其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研发强度)来表示。

在世界 500 强企业中 , 研发投入最多的行业是医疗保健业、信息技术行业和汽车与零部件行业。世界 500 强中研发投入最多的前 20 家企业就分布在这三个行业。在世界研发投入前 20 名中,美国就拥有 10 家企业。

相比之下,我国虽然在世界 500 强上榜企业数量与美国不相上下,但是仅有一家信息企业——华为,能够上榜世界研发投入前 20。

研发投入的差距体现了中美企业的一大核心差距。

高科技领域的竞逐,才是 " 生死战 "

在《这是中国的世界》这篇文章中,《财富》杂志评论道,中美之间的商业竞争不仅仅是 " 比喻意义上 ",而会牵扯到国家安全等 " 生或死的情况 "。文章援引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的一句话," 这场战争就是在看,谁的经济可以引领技术的未来,并对此设立标准。"

在高科技领域的竞逐,才是中美之间的 " 生死战 "。

在这场竞争中,虽然中国目前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但是随着中国在科技领域的不断革新,美国在商业和科技领域的霸主地位将会不断动摇。中国企业从 " 大而不强 " 走向 " 又大又强 ",不会是太遥远的事情。

受到世界瞩目的华为,已达千亿美元收入规模的华为在世界 500 强排名上较去年进步 11 位 , 达到了 61 位,毫无悬念地稳步前进。

近年来 , 华为的研发支出占收入比重一直维持在 14% 左右 , 这一比例普遍高于同行业企业 , 足见华为对于科技创新的追求。

而腾讯、阿里巴巴、小米等 IT 巨头,也依靠着自身强大的科技实力,在此次榜单中表现抢眼。阿里和腾讯在榜单中的位置相比于去年分别上涨了 118 位和 94 位。成立 9 年的小米,也首次登榜,是 2019 年世界 500 强中最年轻的公司,在上榜全球互联网企业中排名第 7。

即使是本可以依赖房地产就可以活得极为舒适的碧桂园,也要在零基础的情况下向高科技行业进军。

碧桂园:" 我们应该是一个高科技企业 "

在今年的榜单中,碧桂园以 573.087 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名 177 位,比上一年大幅提升 176 位,成为整个榜单上排名提升最快的企业,冠绝全球。这也是碧桂园继 2017 年首次上榜财富世界 500 强之后,连续第三年登上榜单。

2018 年,碧桂园共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 5018.8 亿元,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面积约 5416 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 31.25% 和 23.06%,远超过国内同类企业。

更为重要的是,碧桂园的这些成绩,是在企业净经营现金流为正值的情况下实现的。

在行业资金面持续收紧的背景下,碧桂园连续第三年实现正净经营性现金流,意味着当期可实现 " 自身造血 ",而不需要过多依赖外部融资来支撑现金流。

过去十几年时间,国内房地产行业中大部分企业因为高速扩张而处于现金流紧绷状态,多数公司净经营性现金长期为负,依赖外部融资输血以平缓资金链条的压力。像碧桂园这样,能够让现金流在内部良性循环,实现连续多年的净经营现金流为正值的民营房地产企业,寥寥无几。

过去几年时间内,碧桂园先后入选富时中国 50 指数、恒生中国 25 指数成份股、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环球标准指数成份股、恒生综合指数及恒生中国内地 100 成份股、恒生指数成份股、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等。

碧桂园不再仅仅是房地产行业龙头企业,更是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中的佼佼者。

德鲁克说:

" 企业家就是那些愿意过不舒服日子,或者说不愿意过舒服日子的人。他们总是把变化当做正常、健康的事情,张开双臂去欢迎它,并主动从中寻找创新的机会。"

2018 年以来,已成为 " 宇宙第一房企 " 的碧桂园,勇敢地跳出自身的舒适区,发力进军高科技领域。

今年年初,碧桂园提出了打造 " 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 " 的新定位,在巩固房地产主业的基础上,进军机器人和现代农业两个新的领域,构筑基业长青的第二增长曲线。

机器人业务是碧桂园寄予厚望的全新业务板块,其初衷是为投身中国智能制造事业,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依托广东机器人谷,自主研发,打造现代机器人产业生态圈,助力国家科技进步。而其最主要的研发重点是建筑机器人,这又与碧桂园房地产开发业务高度匹配。

目前,碧桂园旗下的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已陆续递交申请专利超过 370 件,这些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可以转化成实用又物美价廉的高科技产品,将会提升中国世界 500 强企业的整体科技水平。

与此同时,现代农业也被碧桂园提升到集团战略的新高度。

碧桂园持续引入世界一流的农业生产技术、设备,布局农业全产业链,并通过旗下社区新零售等自有零售品牌,将 " 安全、好吃、便宜、丰富 " 的农产品提供给每一个碧桂园住户。

科技,将会成为碧桂园农业战略的主要驱动力。

在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看来:" 我们应该是一个高科技的企业,未来是科技创新引领行业的时代。"

对碧桂园来说,机器人、现代农业与地产其实是同一盘棋。碧桂园仍然认为城镇化空间广阔,坚持在房地产领域深耕。不过,在科技创新的支持下,发展动力会更足,未来更加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