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泉和他的“世纪金榜”

首页    旧版    人物    张泉和他的“世纪金榜”
创建时间:2017-10-10 15:58

来源: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供稿


他,狠抓质量、大胆创新,矢志不渝地为读者奉献最好的图书,同时获得全国新闻出版业两项最高大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和中国新闻出版业领军人才。

他,开创了世纪金榜品牌,并将其打造成被国家工商总局全品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他主编的世纪金榜系列图书,全国同行业连续5年综合排名第一,年发行量突破1.8亿册。

他,积极投身数字出版、网络出版等新兴领域开发,成为行业新旧动能转化的排头兵。

他,就是现任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泉。



“世纪金榜”诞生记

张泉出身教师世家,从1987年踏上三尺讲台,一站就是13年。很多学生回忆说:“当时的张老师就像今天的易中天,听他讲课就跟听说书似的。”由于教学成绩突出,他只教过一年高一,其他的时间都是在送高三毕业班。

又因为年年带高三,这让张泉常常在思考: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最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当时能够接触到的辅导练习材料非常有限,有些材料编写得很差,甚至对学生产生了误导。于是,张泉想:能不能自己出一些题、编一些教辅材料呢?

提及当年从零开始的创业,张泉依然显得十分激动。他回忆道:“决心下了之后,马上去市面上找能找到的教辅书,分析编写体例和结构,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进行加工和改造,那种投入俨然像在加工一件十分宝贵的工艺品。”从编写之初,张泉就非常注重创新。遇到一个很简单的词组,他也会展开丰富的联想,找寻内在的联系,往前追问古人是怎样用这个词组的,往后寻找词组与生活的结合,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细致、用心保证了张泉出品的教学辅导材料的高品质,为打开市场奠定了基础。

书编出来了,如何推销出去?这在信息不够通畅、网络不够通达的20世纪90年代初可是个大问题。

张泉回忆说:“我搜集到全国各大中学的地址,然后按照地址向全国发信。当时8分钱一封信,信封里夹着广告和订单,几乎全都是手写,工作量非常大,但市场反馈很好,激发了我的信心。当时好的教辅不多,他们一看咱书不错,接着就把详细地址、姓名、身份证复印件和订单一块都反馈回来了……”

语文学科的教学辅导书很快就在全国市场上叫响了,发展形势越来越好。一幅更宏阔的事业蓝图在他心中孕育:一个老师教两个班,一个班60多个学生,三年下来也就100多人;而如果编出更多、更好的书,却能使全国的亿万学子金榜题名,那更能充分地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于是,他兼职开办了世纪书店。

1998年,“世纪金榜”品牌正式确立。公司党委书记袁立新回忆说:“名字是董事长起的。那时候大家都在谈论新世纪,还有我们是出教辅的,金榜题名嘛。”

就这样,“世纪金榜”诞生了。


君子求义,利在其中

一边做教师,一边编教辅,张泉坚持了7年。渐渐地,两者已不能兼顾,最终,张泉选择了离开讲台、进军济南。

初到济南,张泉信心百倍,他觉得:大干一场的时机到了。但是,造化弄人,这一年,刚刚起步的张泉便在济南栽了跟头。

1999年是全国教辅图书发行的转折点。90年代初、中期教辅图书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随便一个品种也能发行上万套,连卖书的人都开始编书,于是便有了1999年的教辅图书泛滥成灾;啥东西多了也不值钱,于是就有了大量积压和退货。许多老行家纷纷落马,全军覆没,血本无归。世纪金榜也未能幸免。由于世纪金榜只顾抓图书质量,却忽视了外表装潢、宣传策划及经营运作,在那一年里也重重地摔了跟头。

张泉坦言:那个春节,他过得很不好。刚到济南就遇到了巨大的困境,经济上几十万元的损失,不但让大家一年的辛苦化成了泡影,更重要的是,整个创业团队的心还能不能再凝聚起来?他回忆说:“那个春节,尽管自己也感到委屈和伤感,但欲哭无泪却必须强作欢颜。好在自己心比较宽,扛着再大的事也能吃得下饭、睡得着觉。”作为领头人,他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引导自己的员工,他对形势的科学分析使处在茫然中的员工重新看到了希望。在最困难的时候,张泉告诉员工:“我们的书质量是好的,图书的总体销量是持续增加的。我们赔钱是赔在了退货上。这说明,我们面对市场还显得经验不足。另外,渠道是慢慢一个一个地发展起来的,只要我们一起铆足劲儿干,明年一定能打个翻身仗!”

与此同时,张泉还在做着另一件事:还钱。当时的困境迫使很多书业纷纷解体、改弦更张。拖欠印刷企业的货款也都不了了之。而张泉没有这么做,他主动与印刷企业结算了货款,以实际行动告诉合作伙伴:我们是讲诚信的,即使再难,世纪金榜也不会拖欠别人一分钱!

如果说还印刷费是一笔不小的支出,那么接下来的行动,代价更为沉重。当时,很多老行家为了消解退货压力,纷纷换封皮和版权页。而张泉没有这么做,他带领世纪金榜决策层毅然选择了坚持,选择了诚信。所有陈旧图书一律打成纸浆,宁可损失几百万,也绝不让终端客户和合作伙伴受一点损失。

凭着坚持和诚信,随着教辅行业的重新洗牌和整体回暖,世纪金榜又一次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重要发展机遇期。张泉过年时许给大家的“明年一定打个翻身仗”也真的成为了现实。

君子求义,利在其中。经历了这次波折,全体世纪金榜人牢固树立了坚守质量、诚信经营的信念。面对行业中一些企业急功近利的做法,张泉始终坚定他内心中的良知判断和行动上的道义选择,提出了“君子求义,利在其中”的企业价值观。他对这八个字的解读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道义、坚守正义、讲求情义,把住了这个‘义’字,利益就会水到渠成。”18年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初心不改,无怨无悔。

张泉认为,世纪金榜最大的“义”就是讲求诚信、坚守质量。因为,世纪金榜从事的是图书出版,而图书是塑造灵魂、提高素质的精神宝藏,图书质量直接决定着文明传承、文化弘扬的方向与力度。为此,在他的倡行下,世纪金榜在内部管理规范上确立了产品差错率不超过0.5/10000的质量标准,这比1/10000的国家差错率控制标准提高了一倍。为达到这一质量要求,世纪金榜始终坚持“七审七校”,比出版界通行的三审三校多了四个校次。

图书市场是有退货率的。行业的潜规则是将退货图书重新包装上市,而世纪金榜却坚持退货打浆。打纸浆每吨要净赔7000多元。十余年来,他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同时更收获了口碑、赢得了信誉,换来了金字品牌的熠熠闪光。

近年来,世纪金榜的品牌效应急剧爆发,市场供不应求。校对力量跟不上,公司请来了一线名师专家、骨干编审参与校对,享受编创待遇,仅此一项,每天便支出数万元;为了提高印刷产能,公司将原本承印世纪金榜图书的50余家印刷厂扩充到72家。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满足不了市场的强烈需求。怎么办?有人提出:“出版界通行的是三审三校,我们的七审七校能否事急从权?”张泉当即明确表态:“就算少出、晚出,也不能动摇对质量的坚守,这是世纪金榜发展的根本!”他决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削减2/3年度包销产品!”那一刻时间凝固、令人窒息。但是,在主动放弃部分市场、大幅度削减利润的同时,“世纪金榜”这个金字品牌却更加闪亮、更加深入人心。

在张泉看来,诚信不仅指向产品打造,服务质量的高下也是诚信经营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纪金榜一直秉承“全心全意为客户,殚精竭虑出精品”的服务宗旨,始终坚持全天24小时电话值班,认真接应顾客的诉求,十多年来如一日,任何节假日都无一例外,即使大年三十也可以照常发货。公司怕耽误客户第二天考试用书,曾经用飞机空运试卷,充分体现出“亲情时时刻刻,服务分分秒秒”的服务理念,许多客户都已经与公司保持了10年以上的合作关系。


担文化使命 助金榜题名

“文化报国”始终是张泉心中不灭的精神之光。他常说:作为一家文化企业,我们应当担起责任、扛起使命!

在张泉的带领下,当绝大多数教育类图书还寄希望于用“色彩艳丽”的封面去吸引师生眼球的时候,世纪金榜图书已经焕发出“由内而外”的美丽。图书选用轻型纸印刷,为学子的双肩和眼球减负;图书采用杂志化编排模式,卷首推出金榜心语,将爱的表达和前进的动力蕴涵其中,既增强了图书的可读性,更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面对数字出版、网络出版等新兴业态的挑战,世纪金榜及时跟上了“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推动品牌向高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

2007年4月,在许多传统出版企业还在对数字出版踌躇、观望的时候,世纪金榜就凭借敏锐的市场触觉和在选题策划方面积累的经验,打造出了世纪金榜教学资源网。网站运行10年来,日在线稳定地保持在70万人次,连年获得全国出版业最具商业价值网站殊荣。

世纪金榜“E教室”作为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正在掀起一场学习的革命,目前已在全国近百所学校成功推广。

世纪金榜在全国民营书业中第一家开发出教学课件光盘,第一家开发出互动教育平台,第一家开发出双窗口界面视频教学软件,第一家开发出智能题库组卷软件,第一家开发出音视频富媒体二维码载入技术……众多的唯一和第一为世纪金榜品牌的内涵确立和价值提升做出了最有力的注脚。

借助新兴技术,改造、升级、优化公司现有的内容资源,这为公司培育出了新的、充满活力的利润增长点,也为山东乃至全国出版行业的品牌打造提供了新的发展范式和盈利模式。

鲜衣怒马少年郎,烈焰繁花美娇娘。18岁,正是金榜最美的年华。今天的世纪金榜,已发展成为年策划图书4300多种,产品行销全国,版权出口世界的大型文化企业。世纪金榜教育类图书覆盖小学到大学各个阶段;少儿图书《全能宝贝》等版权出口到新加坡等国家;社科类、名著类、国学类、动漫类等图书广有口碑、深入人心。公司被国家版权局授予全国版权示范单位荣誉称号,被山东省委宣传部认定为山东省文化企业十强、山东省重点文化企业、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面对成绩和荣誉,张泉说得最多的还是责任和使命。他不止一次地提到:“面向未来,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将世纪金榜做大做强!我曾经以为,图书是个小产品,这个产业很难做大。后来,我想到,那些做大做强的又岂是只有工业企业?娃哈哈的水是小产品,一年能卖出几百个亿;肯德基的汉堡是小产品,遍布全世界的每个角落…… 我们要深耕细作,让世纪金榜走出去,把文化产品卖到全世界,使更多的人去接受、去购买。”

怀揣着梦想,张泉带领世纪金榜已踏上了二次创业的征程。在地上十七层、地下二层,总建筑面积两万余平方米的世纪金榜大厦里,一幅巨型铜雕赫然矗立,名字叫作:华夏文化使命者。传递出的是张泉和世纪金榜贡献文化产业的发展愿望与远大志向。“拥有独立的办公大楼,实现上市目标,成为中国文化元素文化”,张泉的三个梦想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