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鹏:做百姓贴心的土地管家

首页    企业 ● 人物    共富先进    宋立鹏:做百姓贴心的土地管家
创建时间:2024-11-22 15:13

文|曹原源 褚诗雨

 

华北平原深处,巨鹿县西郭城镇南盐池村的一间果蔬大棚中,河北朴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立鹏行走在田埂间,喜笑颜开地检查着黄瓜和茄子的长势。

“你看这泥土!”说话间,他手执铁铲掀开一处黝黑的泥土,好几条蚯蚓慌忙翻滚,又慢慢拱进泥土,继续为整座大棚的果蔬松土。

原生态种植的果蔬口碑极佳,公司整体运行良好,仅2023年一年就获得每亩5万元的收益,而这笔收益又通过创造性的“3+1”带贫模式,不断回馈着当地的村民,迄今已经带动了当地超过2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如今,走在南盐池村,村民们一提起宋立鹏,都不禁喜笑颜开,竖起大拇指。

朴实无华,耕作沃土。宋立鹏和他的企业正如“朴耕”其名,扎根于巨鹿广袤的乡野,充分利用这片土地上的资源创造财富,探索着一系列的新模式反哺这片土地。

宋立鹏(左五)带领来访者参观阳光玫瑰大棚。
 

“这是为子孙造福的事业”

创业以来,宋立鹏一直有着自己的坚持:从不使用化肥农药,从不使用人工授粉。他请技术专家调配有机土壤,用煮熟的黄豆发酵制成底肥,再引入大量蚯蚓和熊蜂,为农作物完成自然的松土与授粉。果蔬生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绿色、原生态。

这不是宋立鹏唯一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从决定回到农村老家创业起,宋立鹏就曾作出过无数个令身边人难以理解的决策,而在孤独的创业之路上,他从未动摇过自己的坚持。

宋立鹏曾经是一名军人,退役复员没多久便辞去公职做起了商贸,生意顺风顺水的他,在2008年突然决定回老家西郭城镇开始第二次创业。

“好不容易离开农村进了城,买卖干得好好的,再返乡养猪种地,我和董事长的家人们都不太理解。”宋立鹏的妻子李婷爽回忆说。宋立鹏则对养育自己的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家乡太落后了,我想做点什么去改变它,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对创业的具体方向,宋立鹏也有自己的见解:此前做生意时,在和养殖户的交往中,他发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其实这是一个很单纯的想法,我坚信生态农业就是未来的方向,往大了说,这是为子孙造福的事业。”

 

“替大伙儿管理土地”

回乡创业后,宋立鹏一路摸索,先是成了全县第一养猪大户,接着又成立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280亩,2014年亩均收益达到1100元。这一次,他再次作出惊人的决定:将土地流转金从每亩500元跳涨到1100元。

“不少乡亲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那几亩地,我就把自己定位为替大伙儿管理土地,土地现有收益全部让给乡亲,合作社靠改变落后的种植模式、降本增收来挣取管理费。”

长年研究农业和生态养殖积累的经验,让宋立鹏对未来充满信心。他相信,企业要做大做强不能靠从老百姓身上克扣租金,而要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大规模种植,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降低农机、肥料等成本,实现真正的降本增效。

承包土地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获取村民的信任,当时他的想法并没有立即得到村民的认可,当地政府也担心这种做法是否能保障村民的收益。宋立鹏的合伙人更是觉得他不可理喻,因为当年租用土地的租金正常也就每亩200-300元,500元已经是最高的标准,这下忽然提升到1100元,整整翻了一番,都觉得宋立鹏“疯了”。

 

“让土地成为老百姓的未来”

回想起承包土地的第一个年头,李婷爽至今都记得那种“揪着一把汗”的感觉。

在所有人的不理解、不支持中,为了实现土地承包的目标,她与丈夫宋立鹏一家一家拜访农户,说服他们加入承包合作。机缘巧合的是,就在这一年,他们发现当地的柳洼村有扶贫大棚。通过反复洽谈,他们成功承接了村里的扶贫大棚。然而,虽然有了更多的土地可以尝试规模化生产,但由于缺乏种植经验、销售经验、管理经验,扶贫大棚的设施也极其落后,最初的一年亏损了近两百万元。李婷爽也曾不解,但宋立鹏始终坚信他的创业方向。“常常说,土地是未来的拳头产品,也是当地老百姓的未来。每每说起未来获得收益,真正给村民带来分红,他眼里的那种光、那种劲,也让我内心信服。”李婷爽说。

在质疑和不理解的声音中,宋立鹏毫不受干扰,按照规划扎实推进。他创立了河北朴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通过规模化经营、智慧化管理、订单式种植的潜力,在短短几年内扭亏为盈。

不仅如此,宋立鹏和朴耕还探索出一个“以地养老”的方案,让当地村民真的能通过土地看到更美好的未来。

“当初,大家都觉得1100元的土地流转金就够多了,哪会想到还真能分红。”东郭城村党支部书记刘现平说。目前,朴耕承包的土地规模已经达到5000多亩,覆盖了6个村庄的上千农户。“今年加上分红,每亩土地收益应该能达到1300元左右。朴耕的第二个五年目标,即到2025年,让农民的土地收益,加上每年分红所得,实现每亩土地收益达到1500元。”宋立鹏设想的第三个五年目标,即到2030年,实现把这个收益提高到每亩2000元。“按当地人均2.5亩土地来算,老两口5亩地,一年1万元的纯收入,在当地养老就完全没有问题了,到那个时候就真正实现了‘土地养老’。”

宋立鹏(右一)为巨鹿县委领导讲解金银花基地规划布局。
 

“村民们的贴心管家”

如今,在当地人眼中,宋立鹏不仅是村民土地的管理者,更像是一个全方位进入村民生活的“贴心管家”。

在多年的经营管理中,朴耕探索出了“股金、薪金、租金和自主管理 (承包收益)”的“3+1”带贫模式。整个公司的流转土地户中三分之一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镇1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分红,公司的40多名员工也大多来自土地流转户,其中有半数属于贫困人口。除了基本工资,承包大棚也可以享受效益奖,每年年底加上入股分红的收入,很多员工家庭都增加了数万元的收入。因此,在村里老人看来,每亩只收200元管理费的朴耕就像是农民的佃户,是大家的“管家”。

随着这一模式的铺开,当地农村也有了新变化。有一年,当地一位老人家中不幸遭遇变故,他的三个孩子一个生了病,一个出车祸去世,这让整个家庭陷入了绝境。宋立鹏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先是给了几千元帮他们渡过难关,再让这位老人到农场上班,每个月再发3000元工资。在此之后的一年,这位70岁的老人通过朴耕获得的收入达到了七八万元,整个人的身心状况大大好转,家里日常生活费用、孩子的学费都有了着落,还能一边在农场上班一边管着孩子,整个家庭重新有了希望。

类似这样的案例在当地还有很多,不仅如此,宋立鹏还考虑到了一些贫困户会因病面临返贫的情况。他规定,针对这样的情况,除去医保报销部分,只要超过10万元的,由公司代垫付。他还关心着当地的未来——下一代的培养,早在2009年,他就在团县委的协调下,与县第五中学达成帮扶协议,每年固定给予学校帮扶资金,一直坚持到今天。15年来,他资助贫困生超过100名,与20多名家庭有特殊困难的孩子结成长期帮扶对子。他希望朴耕不仅是一个能赚钱的企业,还能成为当地百姓的坚实后盾,通过经营管理全方位提升当地人的生活质量,真真切切为这片土地带来回馈。

宋立鹏(右一)在中国农业大学招聘。
 

“创业的秘诀是内心的坚定渴求”

“对我来说,创业并没有秘诀。创业的路从来都是孤独的,我所做的,无非是心怀梦想,明确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然后坚定不移地往前走。”

早在创业初期,宋立鹏就把自己的目标写在了“河北朴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个名字里:“朴耕”,回归自然,回馈乡里;“科技”,绿色种植,智慧农业。这一份坚持,将继续塑造朴耕的未来。

在宋立鹏的设想中,“土地养老”的模式将在未来进一步完善。目前,朴耕已经带动当地超过200户的贫困户脱贫,也给更多村里人带来了更多谋生选择:青壮年可以选择外出务工增加收入,也可以选择在朴耕工作,一边贴补家用一边照顾老人小孩。这种看得见的“实惠”又让更多农户愿意将土地流转给朴耕来管理,使得规模化管理降本增效成为可能。当地政府也对宋立鹏的坚持作出肯定,给予了专项资金的支持,朴耕计划将这一批资金、设备和肥料投入生产,再次降低管理费用、提质增效,未来能分给百姓的红利也会更多。

朴耕农业与阿里巴巴联合成立巨鹿县田间大学实训基地,图为宋立鹏(左一)参加揭牌仪式。
 

“智慧农业”也是朴耕未来发力的重点。目前,朴耕已经在大田里实施了科技灌溉,通过自主研制喷灌设备,利用阿里云进行灌溉管理,一名管理人员操纵1000亩地的灌溉完全没有问题。同时,朴耕还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合作,开发了智慧农业管控系统,将逐步实现对大棚和大田墒情、虫害等方面的智能监测管控,大田农机除草、施肥、播种、收割等走向智慧化、无人化。如今,中国农业大学AI领域的专家正带领团队协助朴耕研制金银花采摘机器人,研制成功后,单个机器人的采摘效率相当于10-20个工人同时作业,这将使得朴耕的智慧农业管理达到全新高度。

站在巨鹿乡野的田间,朴耕承包的田地一眼望不到尽头,修建整齐的大棚连成壮观的图景,操着当地方言的工作人员忙碌于其间,果蔬成熟的芳香隐隐于风中可闻,一切都孕育着希望。

宋立鹏也望着这片生机勃勃的沃土,满心喜悦地展望着未来。“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身为退役军人,宋立鹏从未忘记胸怀国之大者,他早已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融入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生于厚土,润泽沃土;扎根于斯,回馈于斯。他和朴耕将持续为提升土地产出效应而奋斗,为养育他的乡土、为可持续现代农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曹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