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而行——访云南珠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洪新

首页    企业 ● 人物    共富先进    逐“光”而行——访云南珠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洪新
创建时间:2024-10-31 16:39

文|马蕊 吴道群

 

王洪新有“归零”意识。取得成绩时,他认为,一切都只是起点,还要继续奋斗在时代的前沿。

“我靠奋斗走到今天,也必然靠奋斗走向未来。”在他看来,创业就是寻找光、点亮光、成为光的过程。

近日,云南省照明产业龙头企业云南珠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珠光实业”),成功拍下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白鹤滩街道办事处白鹤大道东侧一地块,拟投资建设巧家S湾商业中心。珠光实业董事长王洪新表示,可以提升城市生活的项目,会坚持投资下去,这样的项目会成为一束光,照亮一个城市的发展。在王洪新心中,也一直珍藏着一束创业之光。这束光源于珠光实业根植于城市照明行业的启示,“像光一样去点亮自己和照亮别人”,一直以来成为王洪新创业和投资的“信条”。

王洪新坚守的信念是“靠奋斗走到今天,也必然靠奋斗走向未来”,在他看来,创业就是寻找光、点亮光、成为光的过程。

 

心中有光 带来创业灵性

“心中有光是创业的条件,时间则是创业的载体。当创业以这束光为媒,并与光融合,所有的美好都将一起绽放。”王洪新说,当心中的光给自己带来创业的灵性,创业的一切美妙都鲜活起来。

追溯王洪新的创业历程,他是一名“80后”大学贫困生,17岁时,看到家里的窘境,他也曾借放假回家,在夜幕降临的水库边,独自一人躺在草坪上仰望星空,萌生了“要通过创业,拼出一条自己的路来,必须改变命运”的想法。

读大二时,18岁的王洪新就开始在昆明国有企业赫威集团实习,坚持每天拜访大量客户,工作时长达15小时以上,付出了巨大努力。半年后,不到19岁的他,业绩从进公司时每月近3万元跃升为50万至100万元,每月工资从550元上涨到1万至3万元。

后来,昆明赫威集团改制,23岁的他毅然接过改制重任,成立珠光照明。当时,企业资金严重不足、仅有6名员工,要进军云南照明市场几乎是天方夜谭。但他没有被这种困难所吓倒,依然坚持每天拜访客户,并与广州、深圳、上海等优秀的厂家建立合作关系。历经两年艰苦奋斗,云南珠光销售网络覆盖了云南市场。2009年,他带领公司团队把销售业绩一度突破5000万元,企业被评选为中国照明地市500强企业之一。

2009年至2015年,王洪新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在云南昭通、文山成立照明分公司,在广州中山成立研发中心,云南珠光照明顺利从物流批发成功转型为照明工程服务,公司的业务遍布全国各地。

珠光集团乡村振兴旅游投资项目——村头印象田园综合体

 

引同行之光 踏上新征程

如何将照明主业做强做大?王洪新在市场里长期摸爬滚打,同时,他还要求自己从全国大市场的角度看待企业的发展道路,在正视自身所长的情况下,善于从同行业翘楚那里学习经验,引来光芒。

从去年开始,珠光实业凭借着自身的独特实力,与上市公司玉禾田环境集团旗下的核心企业深圳永恒光智慧科技集团从战略合作转向股权合作,实现相互赋能。珠光实业与上市公司的资本优势和综合实力嫁接,双方在资金、团队、营销、科研、客户、渠道等方面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本着“价值互补,合力精耕”的发展原则,在全新征程上携手并进。

自此,也完成了珠光实业的战略布局升级,为珠光实业成为云南照明行业领跑者进一步加足砝码。

在做强主业的同时,王洪新又带领珠光实业增加了新的农业板块,一个在云南肉牛产业“C位”企业中新慧农供应链(云南)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作为“昭通小肉串”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去年,中新慧农中央工厂一期项目在昭通市昭阳经开区正式投入运营。

这是昭通市首家小肉串全产业链标准化工厂,投资3500万元,建设面积1.3万平方米,生产车间、冷冻库厂房、小肉串文化馆、产品研发中心、中央厨房实操中心等一应俱全。一名工人每天可以穿3000到8000串,熟练工可以到8000串左右,每个月销量300万串到1000万串,销往全国20多个城市。

 

追光前行 点亮自己照亮别人

王洪新向昭阳区青岗岭师范小学捐赠1000套校服。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王洪新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除了保持经济的增长,更多还是要履行社会责任。他积极投入到家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帮老乡修缮房屋、改造公路、捐资助学、扶贫慰问、修建爱心书屋和村民活动场所等共计1700万元。

公司成立以来,他捐赠“点亮乡村行动路灯”累计超过3000套;看望慰问60岁以上的贫困老人超过500人;累计帮扶小学生超1500人;重点帮扶中学生、高中生、大学生累计300人,在帮扶过程中给予他们就业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并吸纳和推荐40余人就业。当有人找到企业需要解决困难时,王洪新都会毫不犹豫地帮助解决。

在人生舞台上,王洪新是一个善于学习、敢于挑战、智慧引领的有悟性的企业家,自豪而不自满,有“归零”意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他认为,一切都只是起点,还要继续奋斗在时代的前沿。对于城市的发展,他加大产业布局,在昭通市昭阳区、巧家县各投资一个四星级酒店及商业街区,为昭通文旅产业作出积极贡献。同时,他持续把照明产业及昭通小肉串产业做强做大,带动更多人就业,为壮大地方产业做出努力。

 

(责任编辑:曹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