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情况报告
文|宜昌市工商联
湖北省宜昌市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立规之城”,肩负着“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的政治责任和特殊使命。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必须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民营经济是宜昌市实施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更好引导宜昌市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宜昌市工商联开展了宜昌民营企业绿色发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现状,听取部分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宜昌市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现状
(一) 绿色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一是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化工、机械、建材等宜昌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改造的方式,在企业内部构建起绿色生产体系。三宁化工、人福药业、汇富纳米材料等民营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二是推进新兴绿色产业崛起。宜昌民营企业坚定不移抢占新赛道,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走现代产业绿色发展之路。目前已形成民营企业聚集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新材料产业集群2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2年生物医药和新材料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净利润总额的比重为45.51%。宁德时代、欣旺达、山东海科、广州天赐、楚能新能源等一批头部民企重仓入驻,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初具规模。目前全市在建 (拟建) 新能源新材料项目63个,总投资超3000亿元。三是提高绿色创新水平。2022年宜昌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达1100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为96.4%,高新技术企业前50强中民营企业有42家。以宜昌民营企业为载体的技术创新平台发展迅速,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家、湖北实验室1家、省级技术研究院3家。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期末有效专利总量为 25535 件,增长 26.95%,其中拥有有效专利前十强中民营企业有6家。
(二) 绿色发展意识明显增强。
一是推行绿色发展。调查问卷显示,在碳减排方面,76.1%的民营企业采取了碳减排的相关措施,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并更新设备、淘汰或替换落后产能以及减少含碳原料投入、使用低碳、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均接近20%。在回收体系建设方面,68%以上的民营企业通过自建、委托第三方或与第三方机构联合的形式建立了废旧产品或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工业企业中建立了废旧产品或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比重为75%。在污染物治理方面,80%以上的民营企业按规定进行了排污申报并缴纳了排污费,近半数企业安装了自动在线监控仪器或引入第三方全过程服务的环保公司。二是加强绿色发展管理。80%以上的民营企业建立了环境风险防控制度,60%以上的民营企业建立了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其中高能耗企业建立两项制度的比重比非高能耗企业分别高出15.2%和18.9%,对环境风险防控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企业。91.3%的企业实施了绿色采购或物流管理相关措施,49%的企业已采取降碳管理相关的举措。三是注重绿色发展研发。在节能环保投入强度变化中,超过96%的民营企业投入水平呈上升态势或保持不变。在研发投入中,64.3%的民营企业节能环保投入强度上升,28.2%的企业开展了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研发,17.4%的企业深化产学研结合开展研发应用,部分企业还参与了节能降碳和新能源技术产品研发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15.2%的企业编制了“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实施的相关方案,15.2%的企业设置了专门的节能减碳部门,超半数为制造业企业。
(三) 绿色发展政策持续助力。
一是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先后出台 《宜昌市化工产业绿色发展规划》 《宜昌市推进产业绿色智能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等文件,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对数字化改造、“两化”融合、工业新产品应用推广等重点领域以及装备制造业、船舶等重点产业发展给予支持政策,旨在推动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二是制定科技扶持政策。先后出台 《宜昌市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宜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 等一系列支持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形成“1+2”区域创新中心政策体系,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三是制定金融支持政策。出台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金融支持工业技改的若干意见》 《宜昌市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 等以金融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梳理国家、省、市出台的相关金融助企惠企政策,实施重点产业链“金融链长制”,确保政策落实落地。
宜昌市民营企业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预期转弱引起企业战略收缩。
1.需求和成本对企业绿色投入的挤出效应。一是市场需求收缩。我国经济仍处在疫情冲击后的复苏阶段,海外需求不确定性增多。当前宜昌市民营经济的绿色发展仍然处在需求倒逼的阶段,宜昌市大多数民营企业是中小微企业,在市场需求收缩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反映其市场订单均有一定幅度减少。二是生产成本持续增加。工资支出、电价、原材料、融资等成本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大大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在接受调查问卷的企业中,有51%的企业表示生产成本和利润暂时无法支撑低碳技术和装备的创新研发。需求下降和成本上升直接影响的是产品价格和盈利能力,进而导致企业绿色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
2.部分企业对绿色发展政策持观望态度。仍有部分企业对绿色发展的认识尚未跟企业经营发展有效衔接,对政策持观望态度。调查问卷显示,有40.7%的高能耗企业表示不愿意参与排污权交易,反映出部分高污染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和环境治理双重压力时,更多地倾向于获取短期收益,因而认为不是政策强制性的要求就可以不用关注。
(二) 多重制约造成内生动力不足。
1.产业路径依赖加大绿色发展的难度。从整体结构来看,绿色发展的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宜昌目前的主要产业仍然属于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不可能短时间内完全扭转,化工产业是经历了长达几年的阵痛期才逐步走上绿色化工、精细化工的道路,其他产业的绿色转型同样需要以时间换空间。从产业链结构来看,宜昌的产业中,企业要么因为同质性高存在竞争关系,要么细分领域不同技术关联性不强,松散的产业链构成不利于产业内对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从产业载体来看,部分产业园区空间缺乏、配套不足、布局不合理等低水平建设严重制约了园区内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造成企业的重复投入和成本浪费。
2.人才制约企业绿色技能提升。宜昌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和拥有核心关键技术的企业较少,人才问题是宜昌民营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调研中较多企业反映去高校招聘收效远不及预期。本地人才难留住、外地人才难引进的困境依然存在,如龙昌光学人员流失严重,倒逼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提高自动化程度,企业与宜昌本地高校也开展了产学研合作但成效不明显,为了企业发展已将研发部迁至了容易招引人才的苏州。
3.民营企业缺乏绿色金融支持。融资成本过高是企业反映最普遍的问题,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经营实力、信用状况、碳核算、信息披露等方面难以获得绿色金融的支持。宜昌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是在围绕存量资产的升级改造上下功夫,但金融工具对民营企业在相关领域的支持仍比较乏力,在接受调查问卷的92家民营企业中,只有2家享受过绿色信贷。
(三) 供需不对称导致政策落实实效不够。
目前的惠企政策主要是面向企业群体的普惠政策,在绿色发展上的针对性政策还不够。对于绿色发展的引导以发展规划和原则性政策居多,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实质性还不够。政策的制定和牵头涉及多个部门,在协作统筹上衔接不畅导致落实打折扣。部分项目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手续在办理过程中比较复杂耗时,不利于市场活动的积极推进。
(四) 高能耗行业的绿色发展任重道远。
1.化工、建材行业是重点领域。化工、建材行业是能耗及排放大户,全市化工、建材行业能耗占规上工业企业总能耗的90%以上,占碳排放量的80%以上。2022年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的 《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 (2022年版)》 明确了17个重点领域,宜昌涉及11个重点领域,有61家宜昌企业被纳入全省重点控排名单,其中建材企业24家,化工企业21家。
2.投入成本高、技术限制是最大困难。化工行业具有的生产工艺复杂、产污环节多、污染物成分复杂等特征,本身对绿色技术的要求就高于一般行业,同时宜昌市在从传统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型的过程中,低耗高效的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占比仍然受到技术水平的制约。建材行业多年来在房地产市场大周期下形成的粗放发展模式和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此外宜昌建材行业大部分是中小民营企业,既没有规模优势,也没有技术优势,面对转型发展进退两难。
宜昌市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培育绿色发展企业集群。
一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围绕清洁能源之都建设,选取一批在绿色发展上具备较强意识、探索经验、有效成果的骨干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和扶持的对象,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市场开拓、品牌打造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领域龙头企业在全国的综合竞争力。二是培育一批绿色低碳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建立“专精特新”绿色企业培育库,支持、引导具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特征的中小企业聚焦绿色经济的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三是招引绿色低碳企业。围绕“双碳”目标要求,将招商重点瞄准绿色研发、绿色制造、绿色工厂,从源头上把好绿色发展的关口。
(二) 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
一是统筹布局产业生态圈。围绕清洁能源之都建设,以绿色化工、生物医药、“电化长江”、“东数西算”等重点产业为主攻方向,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体系三个主要方面制定协调配套的发展规划。抢抓国家重要产业链备份基地建设机遇,统筹布局能源链供需侧、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前后端,构建分工合理、配套完备、保障有力的产业生态圈,加快形成集中布局、集群成链、集约高效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格局。二是建立绿色发展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推进由前端的用能、原材料,到中端的结构优化、技术赋能,再到末端的再生利用循环发展环环相扣的完整绿色产业链。对于有生态化改造价值、能够实现绿色转型的重点产业,明确生态化改造的绿色技术需求清单,并进行适当的分类,在推广已有绿色技术和产品的基础上,重点鼓励民营企业对关键绿色技术提出解决的途径,监督企业的生态化改造进程,推动企业绿色转型。三是加强链上企业的协调与协作。引导民营企业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绩效,达到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链上企业绿色化的目标。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调与协作,搭建供应链绿色信息管理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三) 做好绿色金融服务。
一是充分发挥全市绿色金融先行先试领导小组的带头作用,围绕加快绿色金融发展和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将全市绿色金融重点任务和部门分工清单落实到位。将宜昌市高新投发行长江大保护绿色债券和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的成功经验进行推广复制。二是设立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基金,引导更多资金支持民营企业绿色创新,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推进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组织绿色发展银企对接活动,鼓励各金融机构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三是学习借鉴东莞、扬州等地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经验,通过支持在地金融机构设立绿色专营机构、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评价结果在对银行机构考核中的应用、建立全市统一的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和“绿色企业 (项目) 库”等措施,起到强化绿色金融激励引导的作用。
(四) 吸引各类创新人才。
一是针对民营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能人员用人需求缺口较大的现实问题,建立市级产业人才需求研究机构和发布平台,定期对全市主要产业的人才需求进行统计汇总、平台发布和招聘对接。二是在全国各地的抢人浪潮中充分发挥宜昌市的比较优势,在“精准”上做文章。一方面建立本地高校毕业生“全过程”跟踪机制,以就业精准度提高本地高校人才留宜率;另一方面抢抓高校毕业生求职季,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为突破口,招引更多青年人才来宜。三是完善职业技能人才职称评审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聚焦产业发展需要,建立以岗位经历、技能水平、实际贡献为标准的人才认定体系。在收入分配和荣誉制度设计上向一线技术工人倾斜,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梯队。
(五) 加强政策激励。
一是增强惠企政策绿色发展的导向性,加强工业环保投入,对高耗能污染的工业行业进行绿色升级改造,支持各相关行业推进节能减排,支持绿色循环技术的开发。二是加强部门协同,在政策梳理、资源整合上下功夫,各部门围绕重点产业集群、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现政策持续精准发力,避免“撒胡椒面”式的低效扶持造成资源浪费。三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组织开展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培训,帮助民营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措施等,提高企业的绿色发展意识和政策获得感。
(责任编辑:曹原源)
- 2024-11-22
- 2024-11-22
- 2024-11-22
- 2024-11-22
- 2024-11-22
- 2024-11-22
- 2024-11-22
- 2024-11-22
- 2024-11-22
-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