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基调

首页    政策 ● 理论    理论研究    把握好“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基调
创建时间:2022-07-06 09:29
文|田轩

作为理解上一年并把脉中国新一年发展路径的重要文件,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依然如大多数人所预期,继续以“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为主基调。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风云突变的国际环境和新的国内发展形势下,“稳”和“进”都有了更为明确、精准的指向。


领会“稳”的要旨

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用了25个“稳”字,强调了2022年经济工作的取向。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字出现的频率则达到了76次。“稳”字数量翻倍,意味着形势更为严峻,挑战更为艰巨,要想实现稳增长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从外部看,全球经济复苏进入瓶颈阶段,疫情反复扰动,政治格局动荡,俄乌冲突局势晦暗不明,宏观杠杆率不断抬升,美国加息在即,国际货币政策进入紧缩期。从内部看,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出口驱动边际走弱,消费动力不足,市场需求全面放缓,制造业受到冲击,中小企业生存困难,房地产风险及传导效应显著。因此,在2021年经济复苏高基数效应及叠加多种下行压力和扰动风险的情况下,无论从发展的首要目标还是各项细分发展目标上看,“稳”都必须是一条不可突破的底线。

为什么是5.5%左右

每年全国两会,GDP增速目标都是最受关注的经济指标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这一目标确定在5.5%左右。

在回答为什么是5.5%左右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当前的形势下,为什么要设定具体的数字目标?

在2013年到2014年期间,国内经济界曾经有过一次“破‘唯GDP数字论’”的大讨论,有声音支持放弃每年制定具体的经济增长数字。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叠加当年疫情压力,2020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及具体的GDP增速目标,引发了多方关注。

同样是依然处于疫情不确定的阴云之下,内外部环境也依旧复杂多变。为什么今年还是要设定具体的GDP增速目标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避免GDP失速。

首先从长期规划的要求来看,按照“十四五”规划的目标折算,年度近5%左右的GDP增速是必须达到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2035年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虽然关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从统计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将发达国家人均GDP的中位数,设定为我们要追求的“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从目前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联合国等四个国际机构的标准平均值来看,发达国家人均GDP的中位数大约为2.45万美元。对照来看,2019年我国的人均GDP为10262美元,还不到发达国家人均GDP中位数的一半。基于此,按照学术界研究团队的测算,要想实现“十四五”和到2035年经济发展目标,未来15年里,我国的年均GDP增长速度需要达到4.8%左右。

而过去两年,受疫情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已经出现了回落,两年平均增长为5.1%。在可预期的未来时间里,按照经济学规律,越发庞大的经济体其经济增长速度很难有再向上提升到新高的可能。综合这些因素,将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5%左右,目前看是能够与长远的目标规划相适应的,是科学合理的。

更重要的是,在国内外复杂形势叠加下,具体GDP增长目标的设定,也是凝聚共识、增强信心的“定海神针”。2020年,中国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2021年继续突破了114万亿元,对于GDP总量超100万亿元的经济体而言,GDP目标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作为必要的宏观调控基础,GDP目标意味着经济体对于世界一个重要的发展承诺,一旦缺失,各方对于该经济体的预期将会莫衷一是、产生杂音,经济体的吸引力也将会有所折扣,对经济体稳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对内来看,GDP增长目标的设定也是当前形势下对于国内各方的一根约束红线。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能否顺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前提就是避免出现系统性金融危机。在当前宏观杠杆率、地方政府隐性债仍然高悬的形势下,以具体的数字目标立下flag,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速,也就意味着为去杠杆铺平缓冲区。

稳增长的宏观政策空间还有多大?

对于宏观政策,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总体要求是“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宏观政策有空间有手段,要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较之此前2021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的表述,在大基调上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

宏观政策依然弹性可用的背后,是有现实依据作为支撑的。近两年,我国经济虽然复苏态势趋缓,生产端需求侧均面临调整压力。不过,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疫情防控得力有效,货币政策在全球也表现优秀,持续贸易顺差使人民币积累了较大升值空间,且CPI和PPI预计运行在适宜范围。基于此,可以肯定的是,我国货币政策仍具备一定灵活调整空间。

考虑到国际货币政策转向,平滑一、二季度以及防风险等因素,对于以“稳增长”为核心的宏观政策适度提前的具体举措,一些建议是: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统筹控制房地产市场信贷规模,放缓流动性节奏;集中进行风险管理,重点控制地方债务违约率。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结合,调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加大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加大对科创企业、中小微企业、重大基建项目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将政策调控周期放长远,继续深化改革,进行产业结构性调整等。

值得注意的是,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加大了新兴市场和其他发达经济体面临的风险,加上俄乌冲突,对于这些外部风险,中国需要作出前瞻的预判和预案。

美国高通胀压力已达顶峰,其货币政策转向已成定局,加上俄乌冲突将进一步推升大宗商品价格,无疑将加速货币紧缩周期的到来。历史上的加息周期中,主要新兴市场均受到较大冲击,尤其是部分短期外债占比较高的国家,资本外流压力加大。中国经济尚未完全恢复,若不进行适当政策调整,中美周期错位背景下,我国将迎来内外双重冲击。

加息对中国市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我国经济基本面和宏观政策。目前,中国已经预留出一定的政策空间用于应对突发事件,且能够进行灵活调整,缓冲经济和市场下行压力。但有空间并不意味着“一定行”,未来我国需要做到的是:坚持货币政策“以我为主”,根据经济形势灵活调整货币政策支持力度、节奏和重点;精准发力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引导信贷结构稳步优化;发挥利率自律机制作用,有力推动降低综合金融成本。


抓好“进”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自行车一定要走,一旦停下就会倒下。用这个生活中的简单道理来理解中国经济“以质带速”的新常态,对于已经连续11年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基调的“稳中求进”的重要性,也就无须用太多语言解释了。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外部气候环境不佳、路况发生变化、上下坡崎岖复杂的时候,我们是否能随时调整出适合新状况的自行车驾驶的新方式,使其保证稳步向前的节奏和动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围绕“稳中求进”之“进”的所有表述中,一个突出特点,是围绕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作出一系列表述。比起护航经济基本面的货币、财政政策,以及对于着眼于中短期的“三驾马车”拉动政策与对于重点行业的引导政策,着眼于源头突破堵点的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一系列部署才是推动走向高质量发展靶向性更强的制度安排。从这个意义上说,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关键在于结构性地做好激发创新活力的一揽子制度安排。政府工作报告正是给出了这样的一整套“组合拳”——从宏观到微观,从核心到外延,从当下到未来,从财力、人力、物力和智力等方面都作出了统筹性的安排。

“组合拳”之夯实根基

从强化基础创新能力建设上来看,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表述体现了政策发力精准度的提升。延续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尊重规律、注重“效能”是提出的相关政策方向的核心亮点。

首先,从产业支持方向的引导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与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相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政策引导的力度表达得更加直接,政策引导定位也较以往有所前移,明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这一表述,将引导金融业针对制造业创新的特点,精准地进行制度创新和金融工具创新,不断开发金融产品、持续优化融资成本,最终支持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创新不同于传统的工作,具有周期长、不确定性大、失败率高的规律性特点。从宏观环境来看,需要以金融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保证制度变革及作用机制与创新的规律相匹配,才能充分从本质上激发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作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激发制造业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迫在眉睫。而实质性、突破性甚至颠覆性的科技创新绝非一日之功,需要中长期资本的大力支持。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加大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融资,一直以来都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

其次是支撑基础创新的人才建设方面,从智力资源供给侧来看,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改进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体现了科研管理制度供给“放管服”改革的进一步优化,让科研人员从“束手束脚”变成“放开手脚”,进一步将创新向起点前移,从源头上激发前沿性创新的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为制度优化提供了方向的指引,下一步重点在于落实,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研究团队、研究个体等多个层次形成合力,综合推进。其中,对于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而言,建议全面梳理和更新科研需求,让推动的规定和标准可行可用,让落地的制度安排真正尊重科研工作者的劳动付出和劳动价值。

“组合拳”之盘活生态

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创新活力的激发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壮大实体经济的核心。激发创新效能,壮大实体经济,还需要倾力培育创新主体,打造和谐共生的创新生态。从优化创新生态这一方面看,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表述体现了为微观经济主体减负的更进一步决心。

2017年之前,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其他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重一致,均为50%。为进一步激励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科技创新,2017年财税部门发文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至75%。

今年的政策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这意味着,如果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那么100万元研发费用将可享受200万元的税前扣除额,税基比之前多扣除25万元,也就是这些企业需要缴纳的税变少了。创新普惠的政策力度更大,目标也更清晰明确,且以“松”促“进”,也是延续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施政中“先立”的科学指引精神。在疫情与国际环境突变的双重冲击下,对于当下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需要纾困和创新两手抓,在应对短期危机的同时更着眼于企业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真正畅通中小企业发展的“梗阻”。

“组合拳”之聚焦前沿

相较往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数字经济着墨较多,且新增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等的表述,可以理解为更加聚焦壮大前沿类的实体经济。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重视数字经济,体现了对于当前全球要素资源重组、全球经济结构重塑、全球竞争格局重构的深刻认知。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中枢系统,发展数字经济对于发展和壮大实体经济具有5个方面的重大意义:一是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进行绿色转型,形成我国独具特色的减碳新路径;二是有利于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三是有利于拓展培育新业态和经济新增长点;四是有利于催生新商业模式促进消费升级;五是有利于改变就业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通过灵活就业提升就业率。

对于我国来说,发展数字经济的核心在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让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产生、发展、壮大出一批领先的新型实体企业,最终引领、服务和带动实体经济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从基础设施、重点行业、治理体系等方面对数字经济的建设及发展已经提出了明确安排,下一步要从数字经济治理、数字经济支持政策和反垄断三个方面,多举措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

“组合拳”之引活水

此前已经被反复提及的全面注册制,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毫无悬念地被再次“官宣”。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长期之道,注册制对于激活科创内生动力、优化创新生态、增强中国市场全球吸引力以及净化市场、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应当是如何在平衡“稳”和“进”的关系中,实现注册制的全覆盖。

必须承认,在注册制改革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一些可以优化的情况:一是在注册制下,市场定价分化,交易机制革新,存在着“炒小”“炒差”的现象,以及放量交易带来的股市波动;二是市场流动性不足,投资者持仓趋同,多数中小市值股票市场成交量持续走低;三是退市率与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差距很大;四是企业创新属性不强,存在着资质差的企业“带病闯关”的现象,终止上市的企业数量大幅提高,IPO“堰塞湖现象”再现;五是中介机构“看门人”职责履行不到位,专业能力无法与时俱进,执业质量无法保障,无法与注册制的发行制度要求完成衔接,导致大量发行材料被撤回。

因此,在接下来“稳”“进”兼顾全面推行注册制的过程中,应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应对,将全面注册制置于“资本市场二次重建”的高度来全面审视、安排、推进:向内,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企业上市效率;全面提升监管科技和行业金融科技发展水平,重塑监管生态,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做好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完善退市制度、实施T+0交易机制、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等配套制度的建设;加大资本市场权益类产品供给与创新,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向外,放开外资入境比例限制,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

变局之下,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期待在尊重规律、敬畏市场的科学精神引领下,来自制度供给的长期稳定效能能够真正助力中国经济找到创新转型发展的最优解。

(作者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