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稳”字,让民企安心“大有可为”

首页    政策 ● 理论    理论研究    深耕“稳”字,让民企安心“大有可为”
创建时间:2022-07-06 03:25
文|田轩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加注重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从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到聚焦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再到厘清社会舆论关注的系列重要问题,显示出更为科学、理性、下沉的路径指引,为新一年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再次托起了信心之底。

事实上,自2018年以来,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便成为国家顶层设计重点关注的领域,随着一系列创新激励、税收优惠、融资支持政策的出台,民营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支撑起中国经济的活力与动力。但随着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导致的内外不确定性增加,叠加国内需求乏力、投资放缓等因素,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既有近忧,也有远虑。当持续纾困成为必须面对的课题时,既解近忧、又缓远虑的统筹把握,亟须落地到位。

对于民营企业的近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巩固并加强了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会议提及的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七大政策组合中多处涉及民营企业,如在宏观政策中提出,“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多管齐下的一系列更聚焦、更精准的导向政策,为缓解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短期之急开出了一剂“加强版”良方。

纾困更在未急时。当前,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比治近忧更关键的,是解决更深层次的远虑问题,即研判当下困难的原因,从宏观调控到微观施策,从施政理念到落地执行,都注重方向、节奏和力度上的科学把控,以政策效力的提升对冲民营企业遇风浪易倒的脆弱性,让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从而聚精会神搞经营、一心一意谋发展。


以理性之“稳”筑信心之“足”

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毛细血管,民营企业既是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力量,也是宏观调控政策效力最敏锐的“阅卷人”。稳字当头的不动摇,是引导民营企业增强信心的重要基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经济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针对三重压力,4700多字的会议公报新闻稿中出现了36次“保”、25次“稳”、12次“保障”,以“稳”坚定市场主体信心的理性底线思维之意明显。

过去我们曾习惯于将经济发展的结果与经济政策混淆。当发展的目的成为刺激政策本身,必然会发生长期与短期错配的逻辑问题。当经济过热、当经济运行出现较大波动时,经常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逆周期调节,这种类似于在高速公路上拉手刹的操作,容易使经济运行中的风险不断累积,从而演化成“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非正常周期循环。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由于其抗风险能力和转向能力较弱,首当其冲成为受政策调整影响最大的市场主体。

我曾经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企业特别是抗压弹性较弱的民营中小企业而言,宏观层面最大的忧虑来自政策的不确定性。当企业家们不知道未来政策走向如何时,能做的只能是等待和观望,并收缩自己的长期投资,从而对企业创新活力产生巨大阻力。因此,接下来的宏观政策走向,必然要回归常识、着眼长期、聚焦价值,从而为市场和企业创造一个稳定的宏观基本面预期。

究竟该怎么“稳”?首当其冲的,是对宏观大盘定力的把握,主要是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要综合应用两种手段,做好预期管理,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相结合。二是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对外,保持货币政策的定力,以“我”为主,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及时做好各国货币政策转向的布局;对内,统筹控制房地产市场信贷规模,放缓流动性节奏,集中进行风险管理,重点控制地方债务违约率,抑制中小银行风险及传导效应。预留一定的政策空间应对疫情短期内的反复冲击,提升对经济短期波动的容忍度。三是“稳”与“改”的关系。在以市场机制作为价格调控中心的基础上,强调政府的关键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调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加大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同时深化结构性改革,加大对科创企业、中小微企业、重大基建项目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四是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将政策调控周期放长远,寻找经济新的发展动能,继续深化改革,进行产业结构性调整。加大对制造业、科创企业、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与帮扶力度。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视基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尤其是新基建领域。

宏观政策落地之“稳”,实则是求得企业信心之“进”。在把好宏观方向盘的基础上,政策取向的稳定性也必须保持适时、适度,从而为引导企业发展航向提供更精准的导航。比如在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的七大政策内容中,关于基础设施投资表述出现的新变化,正能体现政策取向的这种转变。对于自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的“新基建”概念,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再从字面上强调技术表象的“新”,转而更关注节奏的把握——“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适度”是前提,“超前”是要求。所谓“适度”,是要防止走上速度崇拜的老路,防止大干快上的“重启”、一哄而上地重复低效建设;所谓“超前”,则赋予“新基建”更丰富的内涵,更加强调着眼未来,而不是不断变幻戏法的“标新立异”。全新的政策节奏定调,为企业特别是作为创新主体的民营企业树立了更为清晰、科学的创新方法论——进行高质量、有效和有目的的前沿创新。


以科学之“正”谋信仰之“定”

宏观调控“稳”字当头的定调,再次为民营企业构筑了政策预期上明朗的基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纠偏守正,则无疑是一场消除民营企业远虑、理清认识困惑、稳定长期价值信仰的及时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化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从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再到“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系列极具现实针对性的提法,从思想层面直面民营企业解远虑的刚需。

必须承认的是,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确实出现过与政策本意相背离、与经济发展规律不符的现象。“重监管、轻发展”“先破后立”给民营经济带来不小的困扰。指导思想上正本清源、重塑生态自然无可厚非,但值得思考的是,一系列政策风向的变动,是否在时机、程度、节奏上做了精准把控?打破重建,是否提前做好了“立”的准备和规划?

好在中央敏锐地认识到了“先破后立”的风险所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反映了对此前一系列政策的重新思考。而时隔多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重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则是对一系列纠偏的理论支持。

重新认识资本、善用资本,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民营企业释放“两个毫不动摇”支持信号的集中体现。客观上看,资本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其逐利的特点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增长的驱动力,也是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源泉所在。并且,资本的内涵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货币本身,还包括知识资本要素、数据资本要素等支撑创新发展的更为深刻的内涵,是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创新的源泉所在,是我国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驱动力量。

此前,之所以会出现资本支持下社会资源错配愈演愈烈的问题,主要是法治与监管缺位之下,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出了问题。对此,应该思考的不是资本的好坏问题,而是如何利用资本并与之相处的方式方法问题。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及的“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以绿灯规则呵护天性,公平地对待各类资本、各类企业,包容市场规律调节下资本的正常发展;以“红灯”思维避免野蛮与无序,建构健全的法治、建立与市场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监管,善用资本的力量,做好“价值的朋友”。

政策预期与企业预期如何彼此促进、良性循环,是考验宏观治理能力的重要议题。特别是当企业预期与政策预期在舆论场的噪音中出现偏差时,政府尤其需要主动释放清晰的信号,为企业创造稳定、可持续、友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预期重回正确轨道,让合法合规的企业安心、放心,让政策效应重回激发动力、唤醒活力的高质量发展正效应上。

因此,2022年应该将针对资本政策的重点聚焦在创新与监管的收放平衡上,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完善法治建设,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正向、理性的商业行为提供公正、稳定、有力的支撑。

具体来说主要集中在收和放两个方面。收,就是要侧重“红灯”的规范与明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完善为重点,构建起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状况的新型监管体系。一是要继续推动加快修订反垄断法,进一步完善反垄断相关制度,加大对垄断行为的处罚力度,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二是要增强监管力量,对资本野蛮扩张的监管,不单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一家的职责,证监会、银保监会等金融市场的监管机构同样需要参与其中。此外,执法机构应该继续加强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提高监管执法效率。

放,则要侧重继续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抓手,在“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九字方针的指引下,激发内外市场的资本要素活力,走稳、走正、走好我们已经开启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发展道路。

(作者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